本报评论员
从今年3月10日起,《焦作市北山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正式实施,这是焦作推进全面依法治市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北山治理工作进入法治化、规范化轨道。
焦作首次立法,剑指北山治理,我们已有良好基础。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狠抓北山生态环境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赢得了群众赞誉。《条例》聚焦北山生态环境“谁来保护”“如何保护”“保护什么”“怎么追责”等问题,制定了具体可行的措施,符合我市北山治理实际。全市上下要充分认识《条例》的重要意义,认真学习、全面理解、深刻领会,坚决贯彻落实《条例》,依法保护建设北山。
依法保护建设北山,要坚持绿色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就焦作而言,秀美太行山脉、良好生态环境是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名片,坚持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是形势所迫、发展所需、群众所盼。《条例》贯彻了绿色发展理念,符合生态立市战略要求,尤其明确了保护优先、科学利用的立法原则,对北山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恢复治理等作出了具体规定。
《条例》的实施,对于巩固北山治理成果,意味着长效机制的建立。要坚持保护优先,北山范围内的开发建设,必须服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决不允许无序开采矿产资源现象的再次发生,决不允许在发展乡村旅游中造成新的污染破坏。
《条例》的实施,对于巩固北山绿化,意味着规划作用的发挥。要科学编制规划,通过制订北山生态环境保护和开发规划,在休闲养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实施保护性开发,推进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确保北山生态环境长治久安。
《条例》的实施,对于推进美丽焦作建设,意味着北山植被的恢复。要加快恢复治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统筹使用专项资金,大力吸引社会资本,多措并举、因地制宜地开展恢复治理,努力建设天蓝、地绿、山青、水净的美好家园。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法必依,任何团体和个人都必须依法作为。执法必严,必须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违法必究,必须做到全覆盖、无死角、零容忍。《条例》立规,该做的,要做充分、做到位,久久为功;不该做的,要严字当头,警钟长鸣,决不姑息迁就。唯有如此,北山才能在我们的手里变得更美。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全市上下要坚决把《条例》宣传好、贯彻好、实施好,保护好我们的北山,建设好我们的北山,把我们的北山变成绿水青山,把我们的北山变成金山银山,奋力开创“四个焦作”建设的新局面,为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作出新贡献。①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