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婧 实习生刘璐)食品药品安全关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最大的民生问题。3月10日,记者从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了解到,去年我市先后开展22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11项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排查经营单位1.7万家次,立案查处案件101起。今年,全市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结合我市产业特点和群众关注的食品药品热点,开展21项有针对性的专项整治,加大案件查处力度,保障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
开展监督检查是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的有效措施。去年,我市各县(市)区食品药品监管局按照规定强化了从农田到餐桌、从实验室到医院“两个全过程”监管。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6万人次,排查经营单位3.6万家次,排查隐患9541处,下达责令整改3721份。今年,我市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结合实际,科学划分风险等级,确定监管频次,积极开展现场检查、专项巡查、跟踪检查、飞行检查、异地交叉检查、联合检查,加强日常监管与稽查办案之间的衔接,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开展集中整治是我市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的重要抓手。去年,我市抓住重点区域和重点产品,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全年开展22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11项药品专项整治,出动执法人员2.7万人次,排查经营单位1.7万家次,排查隐患6441处,下达责令整改1991份,立案查处案件101起。今年,市县两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结合产业特点、监管实际,围绕“三品一械”生产销售过程中群众反映强烈的掺假造假、冒牌欺诈、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以及网络经营食品、食品添加剂、药品原辅料、高风险医疗器械等领域,持续深入开展整治工作。开展制药原料、学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畜禽水产品专项整治等21项有针对性的专项整治,及时解决突出问题,切实消除风险隐患。
近年来,严惩重处已成为食品安全治理常态。为加强食品药品安全行政执法与刑事犯罪案件衔接,我市在全省率先成立了食品药品安全违法犯罪侦查大队,进一步完善联合执法信息互通机制、工作协作机制和案件移交机制等,工作衔接更加紧密。去年,全市公安部门自侦食品药品类犯罪案件39起,现已移送检察院起诉16案20人,已判决11案11人,起到了震慑犯罪、净化市场的作用。今年,我市将充分利用抽验抽检、有因核查、信访举报等渠道发现重大案件线索,加大案件协查和重大案件督办力度,严惩重处形成震慑,全力保障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