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婧 实习生刘璐)传染性疾病防控工作事关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昨日,记者从市卫生计生委了解到,今年我市将着力提升传染病报告质量,加强监测预警,提高传染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处置能力,保障群众健康。
传染病监测报告是传染病防控的基础工作之一,疫情报告质量直接影响传染病疫情的有效控制。去年,我市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与审核及时率进一步提高,2016年全市从诊断到报告平均间隔为3.81小时,网络报告及时率为99.87%;从报告到审核平均间隔为27.5分钟,审核及时率为100%,疫情信息网报质量明显改善。
为给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有效信息支撑,今年,我市将强化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提升传染病报告率和报告质量。同时,健全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系统,提高传染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处置能力,尤其是提高新发传染病的识别和诊治能力。
在传染病防治中,去年,我市坚持联防联控,全力做好新发传染病和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今年,我市将继续坚持预防为主、因病施策,全方位严控传染病,着力做好手足口病、人感染H7N9禽流感、人畜共患传染病、肠道传染病等疾病的监测与防控,定期进行疫情分析和趋势预测,扎实开展实验室检测工作。指导各地规范暴发疫情的监测和处置,围绕新发传染病、重点疾病、重点人群、重点地区和重点场所,抓好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市卫生计生委还将对重点地区的防控工作进行督导,加强对基层防控人员的技术培训,全面加强防治工作。
在结核病防治方面,今年我市将切实落实结核病控制策略,规范和完善基层防治服务网络建设,加强结核病医防合作,搞好宣传和培训,全面促进结核病人发现、治疗和系统管理工作。加强疫情监测与分析,及时发现和处置学校等聚集人群结核病疫情。加强和规范实验室工作,强化实验室网络建设,做好耐多药结核病防治工作。
今年,我市还将持续做好消除疟疾工作,进一步落实发热病人血检疟原虫、疟疾监测、病例管理等各项措施,逐步实现消除疟疾目标。开展重点寄生虫病监测,认真作好消毒质量监测,加强病媒生物监测,建立健全监测网络,定期开展监测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