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新能源双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转型升级新标杆
思源·新能源公益基金启动
掠影
省重点项目观摩组到多氟多调研
多氟多获科技资金专利项目资助
检测中心:为锂电发展保驾护航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3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思源·新能源公益基金启动
多氟多捐赠500万元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讯(记者孙国利)3月1日下午,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新能源公益基金(以下简称思源·新能源公益基金)在北京揭牌成立。思源·新能源公益基金主要用于扶持新能源材料及产品的研发、培养新能源领域专业人才等公益项目,促进新能源产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改善和保护环境,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捐赠500万元。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理事长陈昌智,河南省政协副主席、民建河南省委会主委龚立群,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晓林,多氟多董事长李世江,多氟多副董事长、民建焦作市委直属支部主委李云峰等出席启动仪式。

  陈昌智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希望社会各界爱心企业“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一方面不断开拓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和升级,将企业做大做强;另一方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保护生态环境,参与脱贫攻坚战,从而为我国经济发展和扶贫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新能源产业是关乎国家能源安全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发展新能源产业不仅是民心、民生工程,也是国家战略工程。多年来,多氟多坚持“用‘氟’造福人类、用‘锂’驱动未来、用‘硅’温暖世界”的发展宗旨,始终把发展经济、报效祖国、惠及民生作为当代企业应有的品格和追求,不但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质量工艺领先的无机氟化工企业,而且形成了以新材料体系为支撑、以新能源汽车为引领、以电动汽车动力总成为核心技术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

  李世江说:“十几年来,多氟多除了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外,而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累计捐赠近千万元参与慈善事业。在创新时代、智能时代,多氟多愿意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将以设立思源·新能源公益基金为契机,将慈善事业与新能源产业报国梦相结合,感动、带动、帮扶更多的人投身到报效祖国的新能源公益事业中来。”

  李晓林表示,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成立10年来,始终注重能源产业与公益慈善事业相结合,通过在贫困地区或农村援建思源沼气池、思源光伏电站等,帮助贫困群众解决生活生产的用电和沼气。他说:“多氟多捐资设立的思源·新能源公益基金,是本会致力于环境保护和能源公益事业的新起点,通过一系列公益项目的实施,帮助更多的人使用或参与新能源公益事业。”

  当天,陈昌智与李世江共同为思源·新能源公益基金揭牌。

  全国人大常委会常委、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民建中央副主席张少琴,全国人大代表、民建中央社会服务部部长包瑞玲,民建河南省委副主委梁留科,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秘书长陶鸣,民建市委专职副主委焦崇奎,多氟多(焦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民建焦作市委直属支部委员郝义锋,多氟多党群工作部副部长崔喜芹,民建焦作市委直属支部会员陈淑云等参加本次活动。据了解,多氟多成立于1999年12月,是在氟、锂、硅3个元素的细分领域进行化学和能源研究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布局无机氟化物、含氟电子化学品、锂电池、电动汽车四大领域。多年来,多氟多在慈善事业中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除了本次捐赠500万元设立思源·新能源公益基金外,还在精准扶贫、鼓励青年创业、为慈善机构捐款捐物、扶贫助学、抗震救灾、救孤助残、爱心敬老、组织无偿献血、组织造血干细胞捐献等社会公益事业中累计捐赠金额达400多万元。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