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技术是成熟的企业也会面临技术创新的挑战,在新思维、新观点不断涌现的今天,企业需要有披荆斩棘的勇气,为产品和受众保驾护航,开辟出一条创新发展的道路。
已经拥有一个日产2万Ah的锂电池中试研发基地,配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SEM、XRD、ICP-master、比表面积和激光粒度分析仪等分析检测设备的多氟多(焦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具有全方位的制造、分析检测能力,同时拥有独立动力锂离子电池测试中心,成为省内最大、检测设备最完善的动力电池测试中心,但新能源公司仍不断要求自己,力求通过第三方强检认证,让新能源公司的产品更具有竞争力,也为产品质量和企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我们送检的产品全部通过且取得强检报告,比预期时间提前了半个月。”刚刚从重庆风尘仆仆赶回来的新能源公司检测中心主任陈磊磊,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据了解,此次新能源公司送检了包括5个电池包系统测试在内的合计90个测试项目。这在重庆检测机构所有送检厂家中,是测试电池包数量最多的电池企业。陈磊磊和他的团队从2月5日刚过完农历新年就赶赴重庆,在现场配合检测人员作业。终于在25天后,传来了产品全部通过检测的好消息。
在新能源公司刚刚落成并投入使用的研发大楼里,总控制台前的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操作着这些高端的设备,样品室、控制室、高温室、安全性能测试室等部门详细分工,确保锂电池包在出厂前的每一项指标合格。
据陈磊磊介绍,成立于2011年的检测中心,从总厂技术部到新能源公司,经历了多次整合,才形成了今天有十几个人的新能源公司检测中心。目前,检测中心拥有检测设备资产达上千万,沿用40多项国家标准,已通过国家第三方检测机构强制性检测数量达十几个,在我省乃至全国的检测技术都属领先。
检测中心具体工作是对新能源公司技术研发的电池进行评估和测试、对日常的电池包进行品质抽检和第三方强制性检测。陈磊磊说,检测中心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对研发的电池进行检测,将检测出的结果反馈给相关部门,为产品接下来如何发展和改进提供数据支持。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对日常生产中的电池包进行抽检,有时还要到生产一线接管生产测试。”陈磊磊告诉记者,2015年底,新能源市场一片大好,锂电池供不应求,订单多、任务重,此时的他受命参加了生产测试工作,每天要检测近100个电池包,确保电池保质保量地送到客户手中。
谈到成绩,陈磊磊腼腆了起来:“成绩不只是我们检测中心的,是公司高层的大力支持,是兄弟部门的配合,更是全公司上下一直努力的结果。检测是我们的本职工作,培养全能型的检测人员更是我们的责任。”据悉,今年检测中心将向着CNAS国家认可实验室的方向努力,希望得到其授权,为新能源公司以后的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