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这样的美好景色,人人向往。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人们对绿色发展和美好环境的渴望越发迫切。
焦作北依太行山,有着得天独厚的环境资源优势,建设和保护好北山生态环境,让天蓝、地绿、山青、水秀,不仅需要依法治理,也需要广泛动员群众,形成执法合力。正所谓“上下同欲者胜”。
广泛动员群众,形成执法合力,要提高群众认识,赢得群众理解。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焦作市北山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已正式实施,只有充分认识到《条例》实施的重要性,大家才能发自内心地做到知法、尊法、守法,在生产生活中自觉维护北山环境。我市北山总面积812平方公里,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较为丰富,是重要的生态屏障,而秀美的太行山脉、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焦作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名片。《条例》坚持保护优先、科学利用的原则,旨在打击破坏北山生态环境的各类违法行为,把北部山区建成多层次、多功能、多类型、景观效果良好、综合效益显著的城市森林生态屏障。我们每个人都要从自身做起,模范遵守、维护《条例》,这样北山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得到治理,并且越来越好。
广泛动员群众,形成执法合力,要得到群众的支持和参与。众人拾柴火焰高。保护北山、建设北山的最终目的,是让群众享受绿水青山。除了科学编制规划,在休闲养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实施保护性开发外,还需要推进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建设北山,需要更多社会资本的参与;执行好《条例》,需要群众的严格监督;保护北山生态环境,不是纸上写写、嘴上说说就能实现的,需要实打实地付诸行动,落实到生产生活中的每件具体事情上。只有得到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参与,《条例》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取得实效,北山生态环境才能实现长治久安。
广泛动员群众,形成执法合力,要明确各部门的责任,齐抓共管、合力推进。依法保护北山、建设北山,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是全社会的大事,不是哪一个部门的事,需要全市各级各部门进一步明确责任、齐抓共管、合力推进。保护、建设北山是群众的所思所盼,是焦作发展的现实需要,大事面前,各级各部门要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撸起袖子加油干,让实干得到彰显,让违纪得到惩处,把北山生态环境保护落实到行动上,把保护成果书写在蓝天青山上。
北山是我们的生态屏障,天蓝、地绿、山青、水净构筑我们的美好家园。让我们一起努力,把北山变成绿水青山,把北山变成金山银山!
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