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流通工作目前已进入新阶段,面临许多新挑战,必须走转型发展之路。从国家层面看,粮食形势出现了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粮食高库存、供需结构的不匹配对粮食行业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严峻挑战。国家补贴政策已触及“天花板”,通过调整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已不再现实。粮价走低、务工收入放缓,农民增收面临较大困难,推进收储政策改革压力很大。从河南省和我市看,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粮食流通能力显著提升,但仍存在粮食收储矛盾,粮食供需结构不匹配,粮食去库存、加工企业去低端产能任务繁重等问题。尽管我市荣获了“中国优质小麦之都”称号,但相对于市场需求,相对于分工越来越细的粮食需求行业,相对于传统的粮食种管收存,焦作粮食的内在品质还没有得到充分释放,培育粮食品牌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因此,做好2017年的粮食流通工作,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一是稳定与改革的关系。稳定是推进粮食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基础。要充分了解广大干部职工思想状况、工作状态和生活诉求,履职尽责,认真落实政策,努力开拓市场,千方百计稳定职工收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切实保护职工合法权益,确保粮食行业思想稳定、人心稳定。要清醒认识到解决当前粮食工作面临的主要矛盾,还是要靠改革。要敢于担当,主动作为,积极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有粮食企业改革。
二是总量和结构的关系。焦作粮食品质好,粮食生产有特色,十几年的连续增产,确保了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的需要,但粮食生产结构和加工产品结构矛盾仍十分突出,高产量与低效益并存。当前的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粮食流通引导生产的作用,促进粮食生产和加工结构调整,努力推进粮食产量优势向质量优势转变,粮食产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发展。把焦作粮食优质高产的优势发挥出来,把焦作粮食的品牌效应释放出来,尽快改变优质不优价、优粮不优存、优粮不优用的现状。
三是抓党建和促业务的关系。牢固树立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粮食工作的方向和基础的观念,发挥党组织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方面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政治核心作用,通过抓党建引领粮食行业改革发展,加强党建文化建设,增强党员干部行业自豪感,实现党建工作和粮食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四是传统产业与信息化建设的关系。要尽快改变买原粮、卖原粮的经营方式。延伸产业链条,对粮油进行深加工,提高粮油产品的高附加值。同时,要积极推进粮库智能化升级改造工程,借助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对粮食购销业务管理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和反馈,实现粮食购销、出入库等各项管理功能的智能化,为“智慧粮食”提供重要基础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