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山阳区新城街道苏蔺村饮料厂最后一座建筑物轰然倒地,标志着苏蔺水厂项目征迁工作全面结束。
该项目占地207亩,是南水北调焦作段供水配套工程之一,也是我市今年十大基础设施重点建设项目之一,项目用地征迁涉及苏蔺村4个生产小组116户村民土地,另需迁坟21座。
项目征迁伊始,临近新春佳节,然而,拆迁工作并没有因为春节的临近而放缓节拍。为确保项目能够如期开工建设,山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研究制订了苏蔺水厂项目征迁工作实施方案,成立由区委常委、宣传部长侯志强牵头,4名县级干部参与的苏蔺水厂项目征迁工作指挥部,下设3个项目拆迁推进工作组,明确职责内容和时间节点,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全力配合好项目征迁工作。新城街道办事处、苏蔺村两委会作为项目征迁工作的具体实施单位,按照指挥部的统一部署,从入户动员、协议签订、资金落实到拆迁推进、安全保护,全程负责项目征迁工作。
“征迁工作不仅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将直接影响全市重点项目的建设进度,只有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工作标准,才能确保征迁工作顺利进行。”新城街道党工委书记王保新说。为避免征迁补偿标准在执行中因为认定人员不同,标准不一的情况发生,在他的指导下,苏蔺村两委会成员分别组成房屋、林木、迁坟3个征迁工作组,做到同类项目同一认定、标准统一,避免出现拆迁户间相互攀比、相互猜疑的情况。
征迁标准明确后,工作人员开始反复的宣传和入户动员工作。“区里、街道办事处干部每天都驻扎在村里,每天早晚召开两次碰头会,工作推进难的时候,中午再开一次碰头会,将工作责任压得实实的。尤其是2月8日,市委书记王小平来我们苏蔺村现场调研督导后,我们一刻也不敢懈怠,克难攻坚,加班加点,提前完成了苏蔺水厂项目用地的地面附着物清理工作,将地块交付给施工单位。”苏蔺村党支部书记李晓东说。
一提起征迁,村干部和工作人员就有说不完的故事和感动。“苏蔺村民风淳朴,在苏蔺水厂项目征迁工作中党员干部带头,大部分群众都能积极主动配合征迁工作,有争议的问题经过反复沟通后得以解决,最终双方签订了征迁协议。”苏蔺村委会主任马东江说。韩龙王是苏蔺村众多征迁群众中的一个。工作人员第一次去找他核对数字的时候,他只简单地说了一句话:“只要标准统一,就按照这个标准包赔,我同意签协议拆迁。”协议签订后,在补偿资金未兑付的情况下,他主动拆除房屋,砍伐了树木。村民李梅荣在拆迁范围内有一座养猪场,养了几十头猪。工作人员怀揣忐忑的心情上门做了一次思想工作,再次上门时,李梅荣就干脆地签订了征迁协议。协议签订当晚,她找到收猪的卖了猪,用3天时间将猪圈拆完。像这样配合征迁的例子苏蔺村还有很多。
“村两委会干部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在前期各项征迁补偿资金未到位的情况下,架起了与群众之间的信任桥梁,赢得群众的配合与支持。在苏蔺水厂拆迁工作中,干部务实、担当,尤其是村干部马东江每天盯守在拆迁一线,受伤后还不忘协调拆迁工作,树立了村干部的良好形象。”新城办事处主任张涛说。在苏蔺水厂项目征迁工作中,再一次体现出山阳区、新城街道办事处、苏蔺村两委会干部和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积极配合、胸怀大局的精神风貌。
毋晓艳 林瑞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