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宋艳玲)3月15日,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工作会议召开。各县(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及有关中介机构负责人,市公管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项目服务公司的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了会议。市公管办党组书记、主任李菲作了讲话。
会议对2016年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工作进行了总结回顾。会议认为,2016年,面对公共资源交易改革的复杂局面和重大考验,全市公共资源交易系统秉持“公开公平、规范运行,服务发展、提速提效,有为才有位”的理念,始终坚持改革定力不变、改革韧性不减、改革目标不移,以务实、踏实、扎实的工作态度推进各项工作,公共资源交易事业保持了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态势。
在过去的一年,全市公共资源交易系统履职尽责、依法交易,累计完成交易项目2843个,总交易额58.5亿元,节约资金4.32亿元,增收0.54万元,节支率8.63%,增值率4.45%。
过去的一年,全市公共资源交易系统围绕服务十大基础设施重点建设项目,开展了“近学许昌、远学扬州、对标合肥,大干100天”活动,启动“一站式”服务,先后建立63项交易工作预案,公开47条服务承诺,实施“四大保障机制”,主要领导亲自带队上门提供政策、技术等服务,用最好的体制、最优的服务、最强的举措,为焦作大建设、大发展提供助力。
过去的一年,全市公共资源交易系统努力营造诚实守信的交易市场环境,大力推行投标文件密封标志检查、标前提醒、标中考评等5项工作制度。同时,加强对交易市场主体行为的监管,先后对13家中介机构进行了通报批评,并限期不得进场开展中介活动;对13名专家进行了严肃处理;先后受理并协调办理质疑投诉76件,处理上级转办件6件。
过去的一年,全市公共资源交易系统坚持制度先行,强力落实交易文件标前公示制度、专家独立评标制度和中介机构随机抽取制度等既有的关键性改革举措,建立并实施评标过程直播和集体磋商议事制度等,始终保持改革韧劲,交易创新更加有力。
过去的一年,全市公共资源交易系统围绕县级平台达标验收,加快推进平台体系建设,各县级交易中心累计投资1700多万元,全部通过省公管办验收。
过去的一年,全市公共资源交易系统大力推动“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的深度融合,在全省率先建立集交易、服务、监督于一体的交易平台体系。
会议认真分析了当前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的形势。会议强调,要深刻认识当前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形势,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实现工作再提升,推动改革再深化。一是当前已进入公共资源交易事业大革新、大规范、大发展的关键时期。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已由宏观布局发展到微观指导、由原则性要求变为实务性规范的发展时期。就我省而言,宏观上提出要建立健全“一委一办一中心”的组织架构,微观上则要实现省、市、县三级业务规范相统一,形成规则一致、互联互通、信息共享、覆盖全省的公共资源交易大平台。因此,形成区域化的交易平台是必由之路,市场化是交易平台必须面对的局面,规范化是当前亟须开展且必须完成的一项工作。二是当前已进入公共资源交易转型发展的关键拐点。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已经进入艰难的博弈期和“拉锯战”阶段,也可以说是已经步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但是,再深的水也得蹚。面对交易投机和腐败,态度必须坚决,立场必须坚定。三是当前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存在的问题依然突出。比如监管体制尚未理顺、交易投机行为依然存在、交易人才和制度严重短缺、社会各界对交易平台的认知度和信任度不高、交易平台创新能力差等。
会议要求,2017年,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工作要坚持问题导向,理顺交易体制机制,加强交易综合监管,规范各方主体行为,建设公开透明、运行规范、服务一流、廉洁高效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一要理顺各方关系,持续深化改革。重点要理顺监管平台与服务平台之间的关系、理顺公管办和各行业行政主管部门之间的关系、理顺市级与县级交易平台之间的关系,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监督、协调配合的公共资源交易运行体系。二要坚持制度先行,规范交易秩序。要加强纲领性制度建设,为交易活动提供基础政策支撑。同时,强化交易标准化建设,开展交易制度清理,加大制度规则的宣传贯彻力度,进一步规范交易监管和服务规则,增强交易从业人员依法交易意识,提高开展交易活动的能力和水平。三要抓牢关键要素,提升平台功能。重点要抓好网络全流程、服务零距离、业务精细化、队伍强素质等工作。特别是要在5月底前,市、县两级所有交易业务要实现全流程电子交易。四要强化部门联动,做实综合管理。要抓好交易目录编制、联动常态化、专项治理、信用体系建设等工作,净化交易环境,促进公共资源交易市场良性发展。五要坚持以人为本,形成发展合力。要加强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群团组织建设,坚决查处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权钱交易、利益输送行为,做到惩治腐败的力度决不减弱、零容忍的态度决不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