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教育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全市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召开
加强沟通合作 实现校企双赢
市教育局部署落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
图说教育
中央电教馆专家 莅沁调研
“校长杯”足球赛开赛
在全国“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比赛中获奖
举行备战中考百日誓师大会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3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强沟通合作 实现校企双赢
□殷东兴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校企合作共商发展是促进企业和学校沟通的有效平台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特别是技工院校发展的大势所趋。为了更好地服务焦作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更好地服务企业用工的需要,学院怎样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技能人才,校企如何联合共同培养接近企业生产需要的技能人才,学院的老师与企业的高技能人才如何互通互动,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使老师更清楚地知道,给学生该教授哪些方面的知识。校企双方如何适应经济新常态的要求,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如何达到招生即招工的形式转换,从而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爱岗敬业等职业精神,这些需要我们通过校企双方共同探讨和研究。

  同时,通过校企共同研讨,也希望加快学校和企业两种资源高效整合,一方面,了解企业和市场对人才素质的需要,使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与企业保持一致,促进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的不断深化。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企业、学校各自优势,准确把握企业用人需求,了解企业经营文化,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工作氛围,加快学生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的形成。学校和企业通过相互交流,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环节,为社会、为企业的竞争与发展培养既有良好职业素质,又有很强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真正在企业“留得住、用得上”。

  新的形势需要校企双方彼此协商,共谋发展

  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是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提“工匠精神”。今年3月,李克强总理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养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关键时期,具备“工匠精神”的技能人才已经成为时代最急需的人才。

  “工匠精神”是由“工匠”与“精神”组成的具有特定意义的词组。“工匠精神”就是人们在职业过程中,以动手能力与创造能力为基础,展现出来一心一意的职业热情、一丝不苟的职业操守、一以贯之的职业行为以及独当一面的职业状态。

  所以,面对经济新常态,我们要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弘扬“工匠精神”,必须加快技工教育和技工院校的发展,其中,重点是密切校企合作,加快专业建设。

  密切校企合作,不断探索实践校企合作新途径

  一直以来,焦作市技师学院通过建立完善校企合作机制,不断拓展校企合作模式,加快推进实训基地建设,推进校企合作逐步走向深入。面对经济新常态和技工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学院将认真贯彻人社部121号《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文件精神,坚持校企合作基本办学制度,校企融合贯穿办学过程,建立政府部门、行业企业、技工院校合作机制,强化保障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形成校企利益共同体,实现校企共同招生招工、共商专业规划、共议课程开发、共组师资队伍、共创培养模式、共建实习基地、共搭管理平台、共评培养质量的目标。同时,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把培育“工匠精神”作为学院重点教学内容,融入公共课程、专业教学、实习实训、就业指导和考核鉴定体系,贯穿技工教育全过程,使弘扬和传承“工匠精神”成为学院教育的鲜明特色,为切实服务好“四个焦作”建设和助力我市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作出贡献。

  (本文作者为焦作市技师学院院长,本文摘自其在焦作市技师学院2017年校企合作座谈会上的致辞)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