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是大自然最原始的底色,也是最珍贵的亮色。入春以来,温县按照“小事大干、大事细干、难事巧干”的工作理念,努力为城市描绘天蓝、地净、水清、路畅的生活图景,南水北调、高速公路、新洛路三条绿色廊道在温县大地纵横延伸、绽放异彩,创造了温县绿色廊道建设的投资之最、标准之最、速度之最。
南水北调绿化构建精品生态走廊。该县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凝心聚力、转型攻坚、争创一流、绿色发展”的总要求,把南水北调干渠造林绿化工作纳入“十三五”规划,将其与城市水系建设、陈家沟文化旅游园区建设相结合,与“水、滩、药、田、人文”等特色优势相叠加,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着力打造绿色走廊、清水走廊、健身走廊、休闲走廊和观光走廊;投资1亿元,流转土地5600余亩,新打机井100余眼,完成造林5073余亩,栽植各类绿化树木80余万株,实现两年任务一年完成。2016年8月,该县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称号,为焦作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加快经济转型示范市和美丽焦作建设充分发挥温县力量。在巩固2016年造林成果的基础上,入春以来,该县补植补造和提升改造绿化面积800余亩,占总任务的80%,3月底可全面完成生态廊道建设任务。
新洛路绿化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去年以来,该县把新洛路绿色廊道建设当成一次扩大绿化成果、提升城市品位的机遇,围绕“一路(新洛路)、两段(城区段、农村段)、六节点(温武交界、温孟交界、水系东渠、水系西渠、南水北调渠、陈沟旅游路等主要交叉路口节点),全力打造“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景观效果,内侧10米栽植常绿乔木,外侧20米栽植高大乔木,每条路段树种长度达到50米以上,力争将新洛路打造成该县的绿色旅游观光廊道,促进城乡环境质量改善提升。去冬今春,该县投资7000余万元,拆迁建筑物2万平方米,培护绿化平台6万立方米,整治边沟2.8万米,流转土地2500余亩,完成造林2565亩,栽植各类绿化树木40余万株,树木成活率达到95%以上。斑斓纷呈的绿色廊道、景致怡人的过村景观节点,新洛路绿色廊道集生态自然、植被丰富、亲水亲景于一体,成为该县绿道、游憩、休闲、运动、健身等多功能合一的绿色长廊,成为该县生态建设的重要代表作。
焦温高速路廊道绿化打造“温县模式”。该县围绕提升认识、提升效率、提升质量、提升标准的总要求,将高速公路绿色廊道建设融入全县生态建设大局,自我加压、强力推进,着力打造战略工程、民生工程。该县成立绿色廊道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全县统筹、部门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坚持“一天一督导、三天一通报”制度。一是造林规划一体部署、一次成型。该县要求,在焦温高速公路廊道内侧10米栽植常绿乔木,突出高低感、层次感;外侧20米栽植高大乔木,以杨树、柳树、法桐树等树种为主,突出经济效益;绿化宽度30米至50米,每条路段树种长度达到50米以上,体现整体效果。二是发挥财政资金的支持引导作用。该县按照每亩1000元的标准,向各乡镇预付土地补偿费用,加快土地流转进程。同时,每亩一次性补助苗木资金1000元,占用基本农田的,每年每亩补助1000元,连补3年。三是大力发展规模经营。目前,该县焦温高速公路沿线乡镇900亩造林土地全部流转到造林大户。3月16日,在全市春季造林观摩会上,吸引全市林业同行的广泛关注。 李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