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由省纪委、市委宣传部负责的中原文艺精品创作工程2016年度重点项目《监察御史韩愈》,在中站区龙洞街道武钢社区大剧院排演正酣。这是市豫剧院自2012年改制以来排演的首部大型豫剧,也是我市豫剧院的原创剧目。
据市豫剧院院长远江华介绍,《监察御史韩愈》于3月20日举行了开排仪式,随后主创人员入住基地正式排演。《监察御史韩愈》创作阵容强大,编剧是我市知名编剧胡红兵,导演是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文华导演奖获得者赵伟明,焦作市豫剧院50多名优秀演员担任其中主要角色。此外,舞美、音乐、道具均是来自中国戏曲学院的专业班底。
在排练现场,记者看到,赵伟明在对焦作市豫剧院国家二级演员、韩愈扮演者贾爱团进行指导。
一招一式,一言一行,赵伟明都要反复示范。贾爱团专注地听着指导,反复地演唱。
那么,《监察御史韩愈》主创人员是如何看待焦作历史文化名人韩愈呢?
赵伟明说,焦作抓这个题材恰逢其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焦作把著名历史人物发掘出来,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重新塑造,可以借古鉴今。胡红兵将韩愈在剧中的形象塑造得有血有肉、有情有义,凸显了一个伟大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观众一定会喜欢。此外,正能量贯穿整部剧目,《监察御史韩愈》的全体演职人员有信心排演好这部剧目。
赵伟明笑称:“1988年我考大学时,语文试卷出的文言文题目就是韩愈的诗,我还背诵了他的很多诗文,可从没想过有一天会来他的故乡排演关于他的戏。”
胡红兵是《监察御史韩愈》的灵魂设计师。他说,2015年,市文化部门组织对本土廉政文化资源进行调研。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韩愈不仅是著名的文学家,还是一位有个性、守原则的廉官。随后,他便开始收集相关资料,并在2016年5月产生了创作《监察御史韩愈》的想法。《监察御史韩愈》于2016年9月完稿,后又三易其稿。在创作中,他有意将韩愈塑造成既有文人风骨,又有为政者敢作敢为的形象。
胡红兵说:“焦作历史名人资源丰厚,深挖历史,借古鉴今,是当代艺术创作的重要基石。”
导演、编剧在宏观上把握剧中人物走向,而对贾爱团来说,他需要忠实呈现导演、编剧的意图,细致入微地演绎剧中韩愈的一言一行。他说:“以前,我演过《程婴救孤》《清风亭》这样的传统剧目,但此次导演要求的表演形式非常新颖,我感到压力很大。作为一个焦作人,我对韩愈并不了解,因而在剧目开排前,我查阅了很多相关资料,还背诵了多首韩愈的诗词,这对理解剧中人物很有帮助。”
《监察御史韩愈》是以韩愈撰写《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为主线,讲述了唐朝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他任监察御史期间的故事。当年,长安夏季大旱,到了秋天又遭霜灾,田地颗粒无收,民不聊生。京兆尹李实(对韩愈有提携之恩)为了讨好皇帝,欺上瞒下,压制言论。畏于李实淫威,满朝文武无人进谏。此时,身为八品小吏的韩愈挺身而出,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为了黎民百姓,不惜得罪恩人,不惜冒犯皇上,仗义执言,为民请命,表现出中原人的铮铮铁骨。李实进谗言,韩愈被贬至广东省中部的一个小县阳山。在阳山,韩愈勤政为民,清廉为本,留下了“生子名韩”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