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普通人来说,3月24日只是一个普通不能再普通的日子,但对于孟州市化工镇云水村的傅戊寅老先生来说,却是具有意义重大的日子。这一天,不但是他的“3·24科学馆”成立的纪念日,也是德国细菌学家罗伯特·科赫发现引起结核病(痨病)罪魁祸首结核杆菌的日子,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WHO)和国际防痨组织提出的“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今年82岁的傅戊寅出生于洛阳市新安县山区一个中医世家。他1951年参军,成为志愿军的一名军医,并被部队先后选送到洛阳军医学校、哈尔滨医科大学学习。上世纪60年代末,傅戊寅从部队退役后,回到老家当了赤脚医生。青年时代的从军经历,让傅戊寅始终怀着一颗报国心,他先后为近两万名学生免费检查眼病,为贫困群众免费做手术数千例。他研制的非手术治疗青光眼、气管炎等疗法及“止血1号”“止痛1号”等药剂,为很多病痛患者带来福音。1996年,河南仲景医药研究院授予他“当代名医”荣誉金匾。
傅戊寅在行医过程中发现山区农村传染病很多,严重危害着乡亲们的健康,就萌生自费普及科学常识的念头。为了普及中医药知识和宣传明朝李时珍的巨著《本草纲目》,1962年9月20日,他在老家自费创建“《本草纲目》博物馆”。1982年3月24日,是罗伯特·科赫发现结核杆菌100周年的日子。为纪念罗伯特·科赫(Robert Koch)的功绩,傅戊寅当天在新安县云水村自费创建“3·24科学馆”,矢志向群众宣传防治结核病知识。14年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WHO)和国际防痨组织,将这一天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1999年,傅戊寅一家随小浪底库区移民搬迁至孟州市,他便在化工镇云水村重建“3·24科学馆”。他利用“3·24科学馆”开辟标本室、图书室、《本草纲目》展览室、外国医学展览室,将自己收集的植物标本、药物标本、昆虫标本、解剖标本进行展出;他自费聘请石匠,刻制包括祖冲之、张衡、李时珍等在内的中外科学家名人石碑100多块,建立了名人碑林园区。在此基础上,他又建立中草药园,种植1000多种中草药。他还利用自己的1万多册藏书,建立家庭图书室,供村民和学生免费借阅。现在,“3·24科学馆”已经成为孟州市关心下一代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