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杜玲)记者近日从全市人社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会议上获悉,今年,我市将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坚持政府促进就业和市场调节就业相结合,完善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确保推荐超过10万个就业岗位,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万人以上,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9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达550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据悉,到今年年底,我市将基本完成全国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标准化试点市、全省统筹城乡就业创业试点市确定的任务,形成可推介、可持续、可复制的工作经验予以推广,打造特色人社工作品牌。
据了解,去年,我市主动谋划实施一村一场招聘会10万岗位送农村等8个专项行动,积极探索“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之路,全市人社系统入村举办就业招聘会194场,全市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15039人,占全市有就业愿望和能力的贫困劳动力总人数的69.1%。同时,统筹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的就业工作,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9.2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54%,同比增长2.2%。
“虽然我市就业形势总体稳中有进,但就业的总量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加剧,就业工作的任务仍十分繁重。”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分析,客观方面,企业用工需求不足、岗位流失、部分产业吸纳就业能力薄弱等趋势加重;主观方面,存在高校毕业生专业、学历层次与社会岗位需求不相适应,以及择业观念转变难等突出问题。
实施年度10万个就业岗位推荐专项行动。今年,我市将继续推荐就业岗位10万个以上,通过村级人社站、“人社一点通”、人社网络平台、人社宣传平台等渠道,及时免费发布真实权威的就业信息,在求职人员和用人单位之间实现就业信息的实时推送、无缝对接,让求职者及时了解到就业信息,更有预见性和针对性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实施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精准扶贫8个专项行动。记者了解到,通过去年下半年的努力,全市人社系统已为1.5万余名贫困劳动力找到了就业岗位。下一步的主要任务是对剩下未实现就业的贫困劳动力进行帮扶,促其早日实现就业脱贫;对已经实现就业的贫困劳动力,搞好跟踪服务,促其稳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全面完成转移就业脱贫攻坚任务,并不断巩固好工作成果,打造“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就业扶贫品牌。
我市进一步完善落实就业统计和失业监测预警制度,加强就业形势分析研判,重点关注高校未就业毕业生、未就业农村贫困劳动力、化解过剩产能分流职工、南水北调绿化带征迁沿线群众、治理环境污染涉及的企业职工、其他存在失业风险或需要就业的人员等六大群体,努力防范和化解失业风险。
同时,市人社部门强化就业登记、推荐、指导和帮扶工作,优化就业信息服务,持续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等专项就业服务活动,通过承办全国高校毕业生跨区域巡回“焦作站”招聘活动,搭建促进就业的良好平台。通过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三支一扶”计划、“政府购岗”等就业项目,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加强就业援助,做好公益性岗位开发托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工作,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联合有关部门,妥善做好退役军人、妇女、被征地农民、残疾人、刑释解教等人员的就业工作;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扶持;深入开展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活动,不断提升村级人社站的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