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杜玲)在我市,老百姓创业可申请创业担保贷款,最高可贷10万元,贷款可按规定享受财政贴息。创业担保贷款作为扶持创业、带动就业的惠民政策,一直深受自主创业、自谋职业者的青睐。记者近日从市人社局获悉,今年,我市将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亿元以上,扶持超过1万人自主创业,并通过扶持创业带动近3万人实现就业。
据了解,去年,全市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804笔,发放金额7.1亿元,扶持近万人自主创业,带动2.5万人实现就业。
记者从全市人社工作会议上了解到,全市人社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加大创业项目、创业培训、创业贷款和创业孵化工作力度,确保3年内全市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亿元以上,扶持创业3万人以上,发挥创业促进就业的倍增效应,其中今年将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亿元以上。
据了解,从今年起,我市调整了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使政策覆盖的受益人群范围更广、贷款门槛更低、含金量更高、扶持力度更大。目前,我市扶持对象包括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含残疾人)、复员转业军人、刑满释放人员、高校毕业生(含大学生村干部和留学回国学生)、化解过剩产能企业职工和失业人员、返乡创业农民工、网络商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等。
记者了解到,根据申请对象的经营项目、经营行业、规模效益和实际资金需求等因素,综合确定个体创业担保贷款的额度和期限,最高额度不超过10万元,贷款期限不超过3年。对符合条件的借款人合伙创业或组织起来共同创业的,贷款额度可适当提高。对符合条件的个人微利项目创业担保贷款,财政部门第一年给予全额贴息;第二年贴息三分之二,创业担保贷款申请人负担剩余部分的利息;第三年贴息三分之一,创业担保贷款申请人负担剩余部分的利息。
今年,我市进一步加快创业型城市建设步伐,实施更加有力的创业扶持措施,一是实施年度万人创业专项行动,扩大创业担保贷款范围,推行网上贷款受理业务,优化创业担保贷款服务,让更多有创业梦想和创业点子的人,通过资金扶持实现成功创业。二是实施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专项行动,大力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积极培育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市)、示范乡镇、示范园区和示范项目,让越来越多有志于回乡创业的人员能够就地就近实现创业。三是实施精准扶贫创业专项行动,帮助农村贫困人口通过创业或成立专业合作社实现稳定脱贫;继续研究推广光伏发电、蔬菜大棚等约100个创业扶贫项目,引进、实施更多的创业项目,引导贫困村因地制宜抓好落实,实现脱贫由个体到集体、由临时到长远的转变。四是实施扶持大学生创业专项行动,搭建大学生创业交流合作平台,树立大学生创业典型,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大学生自主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