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至23日,太极圣地温县陈家沟格外热闹。陈式、杨式、武式等太极拳名家和众多专家学者聚集于此,共同参加温县太极拳馆建设及布展方案座谈会,围绕杨露禅学拳处布展,陈式、杨式、武式太极拳馆建设和陈家沟村史馆,陈卜、陈王廷、陈清平故居重建及《陈家沟·太极拳》大型画册编辑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希望通过拳馆建设和故居复建来重现陈家沟昔日盛景。
“太极拳是中华文化瑰宝,温县作为太极拳的发源地,要打造享誉世界的太极圣地,在太极拳馆建设及布展方面,就要努力实现太极拳各流派资源共建共享共发展。”在此次座谈会上,国家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科研部原主任康戈武提出的建议,引起了与会太极拳名家和专家学者的共鸣。
太极拳馆建设及布展是温县全力打造太极圣地的又一重要举措。近年来,温县突出文化引领,确立了“打造享誉世界的太极圣地”战略定位,按照“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和“一个村一部太极拳史”的建设理念,启动实施了东沟改造等一批重点文化旅游项目,陈家沟太极拳文化旅游园区建设初具规模,景区面貌焕然一新。去年4月,中国太极镇项目成功在陈家沟落地,项目总投资额达100亿元。与此同时,项目建设方还对“杨露禅学拳处”“陈家沟东沟”等原有历史遗迹进行了保护性修缮和重建。
在去年召开的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和今年召开的全市两会上,打造“世界太极城·中原养生地”作为我市“十三五”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被多次提出,并将今年举办的“一赛一节”作为部署推进全年工作的主线,为太极拳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作为“一赛一节”的主阵地,温县将如何进一步完善提升陈家沟的场馆、景点建设水平呢?为此,温县积极启动实施太极拳馆建设及布展工作,召开太极拳馆建设及布展方案座谈会,邀请不同流派的太极拳名家齐聚一堂,通过实现太极拳各流派资源的共建共享共发展,力促陈家沟的场馆、景点建设内容更丰富、布局更合理,全面彰显太极文化魅力、助推太极圣地打造。
记者在此次座谈会上了解到,陈家沟村史馆将充分体现“一个村一部太极拳史”的理念,通过展示陈家沟在中国所处的地理位置、陈家沟陈氏家族、太极拳在陈家沟的发展史等内容,让原始依据佐证太极拳产生于明末清初时期的陈家沟;陈卜故居将割去荆棘野草,筑土为墙,庭院当中放置碾盘,再现陈卜率陈氏一族在陈家沟辛勤劳作,安家立业的情景;陈王廷故居将还原明清时代家居布置风格,正房门口悬挂“两仪堂”匾额;陈清平故居主院仿照明清时期武馆风格,院墙用壁画展示陈清平传拳的经历,再现其当年开馆收徒、传拳授业的光辉历史。
“原来杨露禅学拳处的布展只注重杨露禅偷学拳方面的布展,而忽略了陈家沟陈氏十五世陈德瑚故居、太和堂药店等方面的布展,因而使杨露禅学拳处显得有点单薄。”温县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杨露禅学拳处是此次太极拳馆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新的建设及布展方案将充分体现陈德瑚、太和堂、杨露禅三要素,促使杨露禅学拳处建设及布展更加完整、全面、准确。
在太极拳馆建设方面,陈式太极拳馆建设及布展的建筑风格将以中原民居为主,杨式、武式太极拳馆建设及布展建筑风格,将体现当地清代民居特色,具体建设方案还在进一步征求意见中。同时,陈家沟村民、不同流派太极拳名家还积极在座谈会上捐赠了与太极拳有关的各类老物件,用于太极拳馆布展,进一步提升太极拳馆建设的厚重太极文化底蕴。
“在加快推进太极拳馆建设及布展工作的同时,温县还将对陈家沟境内21座明清建筑和112座近代建筑进行修缮,古为今用,完善陈家沟旅游休闲养生功能,打造生态宜居村。”该县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温县将有序恢复陈家沟历史遗迹,形成“一个村一部太极拳史”的旅游体验,与“太极+”战略互动互补,着力将陈家沟打造成生态宜居村、文化传承村和太极产业村,努力把温县打造成为享誉世界的太极圣地,助推我市全域旅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