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喝茶不仅修身养性,而且有很好的养生功效。茶中学问多,什么时间喝什么茶、哪些人不宜喝茶等都有讲究。专家总结出喝茶养生“三张表”,以供参考。
一看体质“晴雨表”。有的人喝绿茶容易拉肚子,这是因为绿茶性寒凉,如果脾胃虚寒,身体自然接受不了,就会出现腹泻。所以,体质弱、气血薄、脾胃虚的人以及水肿体质者和老年人不适宜喝绿茶。《本草纲目》记载:茶叶苦、甘,微寒,若少壮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与茶相宜……若虚寒及血弱之人,饮之既久,则脾胃恶寒,元气暗损,精血潜质;成痰饮、成痞胀、成痿痹、成黄瘦、成呕逆……种种内伤,此茶之害也。因此,喝茶首先要了解自身体质,体质不壮者可以喝红茶、黑茶等发酵的暖性茶,体质更差一些的最好不要长期喝茶。
现在比较流行喝花茶,中医认为,总体来说花类多有发散的性质,会让人的虚火往外发,所以有的人喝了花茶后,容易面部发痒或上火起疹。气血薄弱的人和过敏体质者,如果天天喝,会加剧气血的耗散,使气血越来越薄弱。
二看喝茶“时间表”。人在一天当中分时喝3杯茶最合适。第一杯是早茶,用200毫升沸水泡3克茶叶,宜在早饭后8时30分到9时30分之间饮用,可以起到提神、排毒、抗疲劳的作用,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一天的工作。
第二杯是午茶,14时到15时之间饮用最适宜,可用180毫升沸水冲泡4克茶叶,对于降血脂、保护血管有一定好处。喝的时候要慢饮,不要一口气喝完。
第三杯是晚茶,时间宜在18时到19时之间,茶水切忌过浓,可用150毫升沸水冲泡2克茶叶,能够起到降血脂、助消化的作用。要强调的是,21时后不宜再喝茶,否则会影响睡眠质量。
三看喝茶“禁忌表”。李时珍年轻时很爱喝茶,但他到了中年以后,胃气减弱,依然像年轻时那么喝茶,结果备受其害,有时胸闷呕吐,有时腹泻。他把这个经验教训写到《本草纲目》中,以警示大家。于是便有了《本草纲目》记载的茶叶饮之宜热,冷则聚痰……大渴及酒后饮茶,水入肾经,令人腰、脚、膀胱冷痛,兼患水肿、挛痹诸疾……空腹最忌之。意思是说,喝冷茶会使体内湿浊凝聚成痰;大渴及酒后饮茶容易伤肾,导致腰、腿及小腹冷痛、水肿、肢体痉挛等。因此,饮茶宜热、宜少,空腹最忌喝茶。此外,饥饿时、生病时均不宜喝茶,服中药时也最好不要喝茶。 人 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