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新媒体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青龙峡首届摄影大赛 作品公众评选开始啦
弘扬英雄事迹引网友点赞
上周本报最受关注微新闻公布
焦作地区政务微信排行榜
清明踏青游 怀川处处春
别让器官捐献卡在“后顾之忧”上
禁止占道打牌下棋
慎终追远勿忘先人遗愿
夸夸其谈
饮食文化碰到法律红线要“忌口”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4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慎终追远勿忘先人遗愿
□冯 源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一炷清香,一捧鲜花,带着绵绵的思念,冒着蒙蒙的细雨,清明时节,祭祖和扫墓的习俗,在中国大地乃至海外华人中一代又一代传承。

  此时此地,梦牵魂绕。追忆先人的过往,缅怀先贤的遗愿,诵读先烈的遗文,感受他们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是慎终追远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慎终追远,蕴含着生命的启迪,生发着前进的动力。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历经数千年而不衰,卓然于世界之林,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一代代国人无论在经营家庭,还是在服务社会,乃至于报效国家之时,都能够珍惜历史的传统,珍视前人的荣光,从而为后人留下丰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为民族振兴和复兴注入蓬勃的生机,真正做到了薪尽而火传,“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忧国忧民,“自有后来人”的视死如归,“革命尚未成功”的厚望期许。缅怀先贤,继续完成他们为之奋斗的事业,也是后人需要肩负的历史责任。

  当然,继承传统文化也要剔除封建糟粕和陈规陋习,在已有的基础上开拓创新。要让价值传统更为丰厚扎实,其根本要义是,记得来路,不忘初心;“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不要愧对养育自己的双亲、祖先和故土。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对家庭成员来说,就是要牢记先人美德懿行,不忘他们的操劳教诲,发扬良好的家风;对社会成员来说,就是要牢记先贤与先烈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