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空气质量考核目标,今年年初以来,博爱县以改善空气质量为核心,坚持严字当先,突出减排重点,细化量化目标,严格奖惩机制,下移监管重心,一线解决问题,严管、严查、严考、严惩,贯彻落实“三个治本”“三个治标”,确保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让人民群众看到更多的蓝天白云、呼吸更加洁净的空气、享受更多的“环境红利”,为打造豫西北、晋东南重要节点城市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提供优良环境保障。
全面压实责任,扎实推进“三个治本”
加快推进供热供暖工程。截至目前,该县集中供热项目累计投入资金1.3亿元,完成清义路、文化路、海华路的管道敷设任务,大沙河段、业泰路、发展大道、广兴路、团结路的部分管道敷设已完成,累计敷设供热管道22公里。该项目总投资2.46亿元,计划于6月底完成一期25公里的管道敷设任务,可以向城区住户和产业集聚区的厂房供热。到今年年底,基本完成二期17公里的管道敷设任务。
加快依法取缔小散乱污企业。该县认真核查各类小散乱污企业环保审批手续,对企业排污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监督,严厉打击和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对构成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积极配合各乡镇街道、产业集聚区、博爱农场继续在全县范围内深入排查小散乱污企业,并开展专项行动,要求各乡镇街道将本次排查工作延伸到村、街,建立小散乱污企业整治取缔长效机制,发现一家、取缔一家,扶优限劣。目前,该县共依法取缔“土小”企业27家、小散乱污企业1家。
加快依法推进燃煤散烧治理。该县对模范区内已取缔的14家型煤加工点开展轮回检查,严禁死灰复燃;对模范区外违规违法从事经营的42家型煤加工点,保持断电关停状态,停止生产经营活动,逐步实施清理;组织鸿昌、清化镇街道对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周边居民用煤球开展排查抽检,并开展置换工作;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流通领域型煤质量监管的实施意见》,组织工商、公安开展流动巡查销售煤球摊贩,查获3辆煤球车辆,经抽检质量全部合格;由县科技工信委牵头推进洁净型煤基地建设,目前选址工作已结束,正在协调国土部门加快手续办理,计划6月底建成全县第一座洁净型煤基地。
严格减排措施,重点做好“三个治标”
严格扬尘污染治理。在道路扬尘方面,该县采取高压冲洗的方法,对重要的污染路段进行全面冲洗;加大干线公路的保洁力度,做到定时巡查,及时清扫,确保道路整洁卫生;加大执法力度,交通与公安部门联合设立检查点,对货车抛撒、未覆盖篷布现象进行严厉查处,防止货物沿途抛撒,对道路环境造成影响。在工地扬尘方面,该县按照“六个百分之百”“两个禁止”的标准,对项目工地严格落实扬尘防控措施。同时,该县按照大气污染防控文件精神和相关法律法规,对未落实扬尘防控措施、不落实焦作市污染天气应急管控工作方案、不响应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扬尘防控措施未到位擅自施工的项目单位,要求停工整改,并约谈项目负责人,待落实到位后方可复工。截至目前,该县共对13家项目工地下达停工整改通知。在煤场扬尘方面,该县新增硬化面积660平方米、棚化面积1.83万平方米、雾化设备90台、冲洗设备10台套,实现园区内不间断洒水。
严格工业企业污染管控。该县按照“责任网格化、执法模板化、管理分类化”的标准对任务进行分解,开展现场环境监察工作,逐步纳入日常化环境管理。在日常环境监察工作中,严格落实重点污染源现场检查制度,加大对重点污染源和一般污染源现场监察频次,按上级要求开展“双随机”监察工作,从源头上加强环境管理,有效控制和预防新污染源的产生,促进老污染源的治理。同时,该县加大污染较严重行业治理设施运转情况的检查力度,发现违法行为及时进行制止,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处理意见,督促各污染源单位建立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台账,确保各污染源治理设施正常运行。目前,该县共查处污染企业10家,均已整改到位。
严格大气污染防治监控。在空气质量监测站方面,该县每天对数据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管控意见;新建成2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和“蓝天卫士”监测系统,适时监控各类污染源。在企业监控方面,加大对各相关企业的巡查力度,明确各相关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坚持每天对各相关企业基站运行情况和数据传输情况进行通报,并调度运维方及时处理;坚持对各相关企业的日常报告进行审核,确保上传网络平台的报告真实可靠。目前,该县14家企业在线监控设施运行正常。在扬尘监控方面,该县共安装PM10和PM2.5监测仪13台、视频监控13台。 博环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