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詹长松)从今年4月7日起至明年3月31日,在为期近一年的时间里,环保部将对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即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山西省、山东省、河南省的26个城市的企业进行25轮次环保大督查,我市在此次督查范围之内。这是记者从我市4月1日召开的迎接环保部专项督查重点企业专题会议上获得的消息。
此次督查的主要内容是:相关地方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落实有关措施和工作方案的进展情况,固定污染源环保设施运行及达标排放情况,“高架源”自动检测设施安装、联网及运行情况,“小散乱污”企业排查取缔及错峰生产企业停产限产措施执行情况,涉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企业治理设施安装运行情况及其他大气污染治理任务完成情况等。
据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督查组组成人员由环保部统一组织部署,抽调各级环境监察执法人员混编构成,采取听取汇报、现场督查、信息报送等方式,进驻“2+26”城市开展驻点督查,每个督查组现场督查2周,每个城市全年度共安排25轮次。
“如此高规格的督查,对我市企业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我市必须把存在的环保问题实实在在解决掉。”该负责人说,各企业要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力度,配备专门人员,加强监控设施和第三方的监督管理,履行排污单位应尽的责任;督查组到来之前,我市再开展一次全面的自查,和第三方运营单位一起,把监控设施、相关资料、记录从头到尾清查一遍,发现问题要立即整改,不留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