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教育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清明祭英烈 缅怀革命情
本报将举行 高考填报志愿说明会
让文明之花在校园绽放
图片新闻
做校园文化的传播者
市实验中学 积极推进“四城联创”工作
信息播报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4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做校园文化的传播者
——记中站实验小学校刊《繁星》主编廉爱霞
作者: 本报记者 徐金华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图为廉爱霞在该校阅览室查阅资料。
  本报记者 徐金华 摄
 
   

  校刊是校园文化的展台,是师生、家校沟通的桥梁。让校刊成为展示学校优秀办学理念和师生良好精神风貌的窗口,是中站实验小学校刊《繁星》主编廉爱霞的奋斗目标。

  “我们有校刊了!”“瞧,上面刊登有我的文章!”“看,这不是我们的老师吗?”2013年寒假放假的前一天,中站实验小学的师生面对带有墨香的校刊《繁星》激动不已。原来,凝聚着全校师生及家长智慧的校刊《繁星》在这天创刊。《繁星》刊载有老师们写的教育心得,学生们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还有家长的教子心得,它展示着学校前进和师生成长的历程。

  为给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为家校沟通搭建一座七彩的桥梁,中站实验小学决定创办校刊,并将此重任交给了语文教师廉爱霞。

  接此重任,廉爱霞如履薄冰,毫无办刊经验的她一切从零开始。

  她迎难而上,请教他人,翻阅书本,上网查资料……很快,由该校各学科和各年级13名教师组成的校刊编辑部成立了。在大家的热议之下,校刊名字“繁星”诞生。“一颗颗点缀在深蓝色的天幕上、眨着眼睛的星星,彼此真诚地照耀着、温暖着,默默守望,相映成辉。希望我校师生用彼此的力量相依相偎,共同照亮那深邃的夜空,成为夜空里一道别样的风景线。”廉爱霞对记者解释“繁星”的含义。

  接下来,召开编委会,为各版块命名,创建编辑部信箱,公布征稿通知……在廉爱霞的带领下,校刊各项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仅仅10余天,廉爱霞就收到稿件上百篇。

  廉爱霞认为,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尤为重要,教师与家长教育观念的不同将会引起家校矛盾。于是,她提议在《繁星》中开辟专栏《一路同行》,刊发优秀家长的教子心得和育子感悟。为达到家校有效沟通的目的,廉爱霞还在《一路同行》版块增添家长信箱,收集家长对学校、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及教育孩子方面的困惑。同时,对其中普遍存在的、有代表性的意见和建议,由该校相关领导或班主任以书信的形式给予回复。此举得到了众多家长的理解,有效缓和了家校矛盾。

  “校刊为学校开门办学增添了一个窗口,为师生展示风采增添了一个舞台,为家校联系增添了一个渠道。”该校校长张继涛说,“学校将根据师生和家长的需求、建议,适时调整栏目设置,让校刊更好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廉爱霞除了担任校刊《繁星》主编之外,还在努力做好语文教学工作。从教23年来,她在三尺讲台上兢兢业业、辛勤耕耘,结出了累累硕果:小学高级教师、河南省骨干教师、焦作市优秀班主任、市先进教育工作者,语文优质课多次荣获市、区级奖,另有论文10余篇分别荣获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奖项。同时,她积极参加课题研究,多次被评为市级教育科研先进个人。

  如今,《繁星》已经陪伴该校师生走过了一千多个日子,廉爱霞深知创办校刊的艰辛,但她坚信撒满繁星的天空是一方希望的沃土,是一片精神的家园。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