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杨仕智 通讯员马震霆)以打造景观林业、产业林业、休闲林业、智慧林业为目标,以道路林网、河渠林网、农田林网“三网”共建,城区、滩区、园区“三区”联动为重点的生态廊道、河渠绿化、黄河生态涵养带、美丽乡村绿化、农田林网、林业产业、城区绿肺、现代园区八大工程建设正在武陟城乡开花结果,截至4月5日,全县已造林1.3万亩,占市定目标任务的325%。
为了加大八大工程建设投入力度,该县对生态造林、廊道建设和高速公路绿化分别制定了扶持政策。在生态造林方面,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全民参与”的模式,实行用材林政府补贴、经济林项目扶持,县定重点工程中按规划种植的免费提供苗木,苗圃基地建设中连片500亩以上的优先列入贷款项目和退耕还林项目。在廊道建设方面,县政府支付青苗补助和第一年土地流转补助资金,土地流转补助资金每亩1000元、连补3年,青苗补助每亩500元;第二年、第三年按保存率给予补助,3年后保存率达100%的,按每亩500元予以补助。在高速公路绿化方面,土地租金前3年每亩补助1000元,3年后每亩补助500元,今年每亩另外补助青苗费500元,前25米景观带实施工程造林,后75米建成林业产业基地。
为确保八大工程建设顺利进行,该县召开高规格的春季植树造林动员会,将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形成了县领导包乡镇(街道)、乡镇(街道)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组包路段的机制;按照“高标一流”要求和“生态、景观、经济”三原则,编制了高速公路绿化和产业带建设规划,划定了生态景观带、林业产业带种植范围;按照“谁造林、谁所有,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对规划范围内的林地由乡村统一流转后,再统一承包给绿化公司或造林大户,调动群众和承包户的积极性;县林业部门抽调大批干部和林业技术人员,按照流转土地、规划设计、组织施工、技术标准、管护模式“五统一”标准指导服务到现场;县领导定期深入高速公路绿化一线抓督导,县林业部门成立3个督导组进村督导,加快了植树造林进度,提高了栽植质量。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