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婧 实习生刘璐)记者日前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了解到,为加强春季食品安全监管,2月下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全市组织开展了春季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排查整治工作开展一个多月,共检查食品销售单位4189户次,整改问题、治理隐患358个。
进入春季,随着气温升高,各类病原微生物开始活跃繁殖,食品安全风险提高。为保障群众的饮食安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全市开展春季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严格排查各类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和隐患,突出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重点品种,实施综合治理,严厉打击非法添加、制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等违法犯罪活动。
在排查整治工作中,各县(市)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积极行动,安排监管人员以农村、城乡接合部、学校及校园周边为重点区域,以食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大中型商超为重点对象,以蔬菜水果、乳制品、食用油、肉制品等为重点品种,对食品经营从准入、采购、销售、仓储到退市的全过程进行排查,重点检查食品销售单位的主体资格情况、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及开展食品安全自查情况,看是否存在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等情况,销售的食品是否存在过期、变质、“三无”以及篡改日期、重新包装再次销售、食品标签标识不合规等情况,食品存放是否符合条件,索证索票和购销记录是否建立健全。
据介绍,此次排查整治过程中,各县(市)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注重将现场检查与企业自查、舆情监测相结合,群众举报与案件查处相结合,检验检测与风险监测相结合,推进多角度排查隐患;并针对排查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实行台账管理,列出问题清单,认真落实整改,整改一个、销号一个。
为确保排查整治工作取得实效,排查治理期间,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派出督导组,对各县(市)区春季食品药品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专项督导。督导组明察暗访,随机抽查了10个乡镇(街道),共检查食品、药品经营单位50余家、基层站所10个,对存在的问题责令整改,下发督查通报,层层传导压力,级级夯实责任,使排查整治工作取得了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