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蕊、原文钊)从主做火电输煤系统到转型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焦作科瑞森重装股份有限公司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港口建设板块大幅增长,赢得发展先机。去年,该公司实现销售收入5.4亿元,其中50%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海外市场。
科瑞森公司成立于2003年,主要产品是系列带式输送机,主要服务对象是火电、冶金、建材等企业,中电投、华电等五大电力央企的订单占其总业务收入的50%,2008年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然而近年来,受全球经济下滑以及国家压缩过剩产能、环保要求越来越严等因素影响,国内固定资产投资乏力,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该公司盈利空间不断收缩。
守着老业务过日子,路越走越窄,必须走出去找市场。该公司副总经理王继世说,“一带一路”战略带来了重大机遇,可以盯着“一带一路”开发产品、开拓市场,为此公司在上海成立了国际贸易部,专门进行海外业务拓展。这些年,该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长年在外地开拓市场。2011年,该公司参与烟台港建设,总合同金额3.5亿元,为开拓海外市场积累了经验。2015年,该公司与马来西亚马拉沙祖工业码头签下2.3亿元的合同,负责整个码头散装物料输送系统的设计、建设和维护,这是其在“一带一路”沿线布局的第一个项目,也是其最大一笔海外订单,目前项目建设顺利进入尾声,明年3月份可望投入使用。2016年,该公司参与建设巴基斯坦卡西姆港项目,合同金额1亿元,目前正在安装。围绕“一带一路”,该公司已与澳大利亚、菲律宾、沙特阿拉伯、越南、印度等十几个国家展开合作,共签订5亿余元的订单。眼下,该公司正在美国设立新公司,对美洲市场进行全新开拓。
要想走出去,产品创新是关键。近年来,科瑞森公司积极引进高端人才,引进了20多名研究生和2名外籍管理、技术人员,研发人员占企业总人数的10%以上,还与河南理工大学机械学院联合培养工程硕士。2009年,该公司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申请专利2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并研发出移动式布料机、夹带式垂直提升机、装卸船机等新产品。2016年,该公司获得对外施工总承包资质,成为真正的EPC总承包。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