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政研室 市委改革办
耐火材料是我市的传统产业。河南鑫诚耐火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集产品研发、设计、制造、检验检测、销售和包装发运于一体的民营耐火材料企业,于1999年11月在整体收购破产的原焦作市轻工耐火材料厂基础上创立,位于焦作西部产业集聚区。鑫诚股份成立以来,坚持以转型促发展、以创新谋未来,使企业滚雪球般变大变强,被评定为全市“30高”“50强”企业和省、市重点上市后备企业。近年来,鑫诚股份在全国耐火材料行业整体低迷的大背景下强势逆袭,特别是今年年初从全国50家业界同行中脱颖而出,中标山东信发铝电集团全球最大铝用焙烧炉总合同量的75%、合同金额达2.2亿元,一举签下了全国耐火材料行业单笔最大订单。近日,按照市委主要领导指示,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联合市工信委,围绕鑫诚股份的转型发展进行深入调研,并形成专题报告。
做法及成效
20世纪末,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刚刚完成改制的鑫诚股份,在认真分析行业走势、审慎研判市场动向的基础上,以转型为主线采取一系列大动作,成为我市中心城区外迁企业发展的典范,成为我市传统产业做大做强的典范,走出了一条转制重生、乘势崛起、缔造传奇的嬗变之路。
(一)腾笼换鸟,以胆识谋生存。鑫诚股份原来位于市中心城区,由于设备陈旧、工艺落后、生产工序连续性差、除尘系统老化等原因,生产能力低下,经济效益不高,污染问题突出,严重制约了企业的持续发展。面对发展和环保的双重压力,鑫诚股份在多方考察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果断决定,采取“腾笼换鸟”战术,按照“环保优先、节能优先、质量优先、科技优先”的原则,实施整体搬迁、易地改造、革新工艺,再造一个富裕文明、创新和谐、环保节约型的新鑫诚。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从2003年8月起,仅用两年时间,一个总投资1.2亿元的大型现代化耐火材料企业就在中站区石河边的一片乱石滩上建起。随后,鑫诚股份频频祭出大手笔,一次次刷新企业发展的纪录:2008年投资4000万元实施二期扩建工程,使产能跃至年产25万吨;2009年建设总投资2亿元、年产25万吨、以高附加值产品为主的三期工程,一举奠定行业龙头地位。为加快发展,鑫诚股份先后参股创立了鑫科耐火材料、鑫诚特种材料、鑫诚高温材料和鑫诚矿业四个公司,并以鑫诚股份为核心,组建了拥有原料开采、技术研发、产品制造完整产业链条的焦作鑫诚耐火材料集团,为客户提供整套的延长窑炉使用寿命、使窑炉更加节能环保的解决方案,成为国内耐火材料行业的领跑者。通过搬迁技改,鑫诚股份搬出了新技术和新工艺,搬出了规模效益,搬出了一个后劲勃发的新鑫诚,实现了“凤凰涅槃”的脱胎换骨,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鑫诚股份总资产由改制时的不足1400万元增至近5亿元,年缴税增至4000多万元,从行业的“小不点”蜕变成国内耐火材料行业综合排名第一的企业。
(二)投大靠强,以创新占市场。发展初期,面对品种单一、高附加值产品匮乏、高效益产品市场占有率低等问题,鑫诚股份按照“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产品升级,进一步拓宽产业领域,奋力将企业建设成业内装备和技术先进、产品档次高、比较效益好、综合实力强的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的现代企业集团”的发展规划,建成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采用高效节能环保隧道窑和天然气梭式窑烧成工艺的自动化耐火材料生产线,完成了高档材质对低档材质的替代、不定型产品对定型产品的替代、功能型产品对普通产品的替代。同时,鑫诚股份主动与沈阳铝镁和贵阳铝镁两大国内顶级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投资建设了通过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产品检测检验中心和质量监管体系,确保企业始终走在全国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的最前沿。鑫诚股份荣获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11项,制定了炭素焙烧炉用耐火砖和炭素焙烧炉用高温胶泥两个国内耐火材料行业标准。鑫诚股份与两大设计院联合研制开发的低蠕变类耐火材料,成功取代法国进口产品,获得发明专利;研制生产的优质硅砖,不仅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而且被原冶金部情报标准研究总所认证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其专注研发的铝行业和碳素行业所需的各种耐火材料,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知名度。目前,鑫诚股份拥有固定大客户107家,其中与中铝旗下16家分公司和信发集团、东方希望集团、魏桥铝电集团等千亿元级大型集团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三)高标一流,以质量赢信任。耐火材料通常用于高温等危险行业,产品的质量至关重要。鑫诚股份牢固树立“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理念,通过强化基础管理、修订质量管理制度、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等方式,划分了生产工艺责任区,建立了质检人员考核制度,并针对不同的合同要求制定相应的工艺要点和质量控制办法。在生产中,严格执行新上品种必须核对砖型图和首验单签字制度,严格对半成品外观、厚度尺寸和单重进行抽检并逐车验收,严格对容易四角不照品种的重复控制,尤其是严格成品实物与图纸的校对,实行检选、验收、装托三次核查,对已盖章产品勤检多查,一次验收合格率达不到95%的重新拣选,出现批量质量问题的坚决不予验收。同时,强化质量动态分析,及时总结、搜集各种质量结果和信息,反馈给有关领导和部门协调指导生产,强化质量责任追究,对出现问题的单位和个人严厉处罚。鑫诚股份正是始终践行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17年来没有发生过一起产品质量纠纷。国内铝行业如此评价:“耐高温材料如果不用鑫诚,心里就发怵”。
(四)用心真诚,以服务树品牌。客户是企业的上帝,服务好客户是企业发展的命脉。鑫诚股份始终坚持“客户至上、用心服务”的理念,做到在产品发货前先行到达现场与客户沟通对接,在客户施工中坚持现场跟踪,及时了解施工进度,合理安排产品发货,并及时征询客户对产品质量的意见,发现问题及时协调处理,确保满足施工需要。比如,针对山东华宇等用户的几个B型砖品种因尺寸大,难以成型,其烧成、生产效率、质量难以控制等问题,鑫诚股份积极与用户和相关设计院沟通联系,最终对砖型进行了变更,保证了产品顺利生产;针对生产山东天阳黏变砖时出现的裂纹问题,鑫诚股份从细粉细度、碾料质量、模具稍度及光洁度、成型操作方法、干燥温度、砖坯残余水分等方面从严控制,减少裂纹,极大地提高了产品合格率。此外,鑫诚股份高度重视客户维护工作,每逢春节、中秋节等节假日,董事长都要亲自走访所有客户,及时了解客户需求。正是凭借这种把客户当亲人的热度,鑫诚股份的诚信履约和优质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客户的满意度与忠诚度也不断提高,先后开发了辽宁霍锦碳素、包钢钢联股份、内蒙古大唐国际、新疆农六师铝业、中铝广西分公司等一大批新客户,做到了签订一份合同,打出一片市场。
(五)生态优先,以环保助持续。传统耐火材料生产企业是高污染行业,但鑫诚股份坚持把环保工作摆在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自觉担负起控制环境污染的主体责任。在生产过程中,通过使用环保型煤气发生炉,一改过去以煤炭为干燥热源变成现在的以隧道余热为干燥热源,其烟尘排放由过去产能2.5万吨时的545.3吨变为目前综合产能80万吨的基本无排放,环保效果极佳。在根治粉尘污染上,鑫诚股份多次大规模对传统的除尘工艺和设备进行技术革新,采取密闭罩集气、机械排风、高效布袋除尘等先进工艺和设备,除尘率高达99.5%,而且回收的粉尘可用于再生产,彻底解决了烟尘排放问题。在用地上,通过搬迁企业占地由原来的204亩减少到113亩,实现了土地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同时,鑫诚股份在原料场上搭建大棚,在场内配置洒水车等除尘设备,基本消除了扬尘污染,真正实现了低碳排放,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验和启示
转型升级是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更是工业发展的硬任务。王小平书记在市十一次党代会上强调,要实施产业提升行动,提质加速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现代化工等优势产业发展,改造升级铝、能源和轻工等传统产业。当前,随着“学深杭、促创新”活动的全面铺开,作为我市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的主力军,工业企业的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显得尤为重要、更加迫切。我市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煤盐联合化工、铝、食品五大传统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的52.8%,基础雄厚、经济总量大、企业众多,这既是我们的一大优势,也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心和难点。鑫诚股份作为传统企业成功改制转型并做大做强的先进典型,其重生嬗变之路,对全市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鑫诚如此,全市共鉴。
启示一:企业要健康持续发展,树牢危机意识是前提。昨天的辉煌不是今天的资本,今天的赢家也不一定是明天的王者。据统计,就中小企业平均寿命而言,欧洲和日本的为12.5年、美国的为8.2年,而我国的只有3.7年。可以说,任何一家企业,在发展的道路上稍有不慎,就可能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鑫诚股份作为一个破产后职工自救重组的企业,发展窘迫自不待言。特别是面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2015年以来行业产能过剩、供需失衡、原材料价格攀升、市场竞争残酷激烈等严峻形势,始终牢固树立“保稳定、保生存、保发展”的危机意识,积极采取创新市场战略编织“冬衣”、优化产品结构扩储“御寒”能量、强化内部管理减少“热量”散失等一系列举措,一次次顺利渡过企业重组、金融危机、产能过剩等难关,使企业保持了稳健发展。去年,鑫诚集团综合销售收入近10亿元,综合利税近9000万元。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全市企业特别是传统产业企业必须进一步强化危机意识,强化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意识,坚持把求生存、谋发展放在首位,抱定如何更好活下去的信念,干着今天、想着明天、考虑着后天、预判着未来,紧跟市场步伐,把握市场行情,掌握市场动态,努力开拓创新,主动加快转型。
启示二:企业要健康持续发展,树牢“工匠意识”是关键。时代呼唤“工匠意识”。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这些企业的长寿秘诀就是他们都能树立“工匠意识”,走质量至上之路。“工匠意识”可以从鑫诚股份发展历程上一窥究竟,虽然鑫诚股份的产品可以广泛应用于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等行业,但他们始终秉承“把事情做到极致”的理念,坚持十几年如一日,专注于铝加工行业耐火材料的研发与生产,产品品种有十大系列数千种规格型号,并且每个产品都能追溯到生产员工工号,实现了“哪里有铝行业,哪里就有鑫诚产品”的全覆盖。在这个品质至上的时代,全市企业特别是传统产业企业,都需要坚定“把事情做到最好”的信念和决心,以“一生只做一件事”的韧劲追求卓越,立志创“百年品牌”、建“百年老店”,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工匠意识”付诸实践,知行合一,精益求精,打造更多的“名企、名品、名家”,不仅为我们的后代留下宝贵的产业,更要为全市人民留下永恒的事业。
启示三:企业要健康持续发展,树牢创新意识是核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鑫诚股份成立伊始,就致力于耐火新材料、新技术的自主研发,不断成长为行业领军企业,在国内同行业中享有更高的话语权。目前,为了破解原材料的瓶颈制约,鑫诚股份根据莫来石的特有属性,正在研制用生料加入莫来石烧制耐火砖的新工艺。鑫诚股份虽然先天弱小,并且无多少后发优势,但是凭借着开拓创新的勇气和智慧,苦练内功,采用先进新型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了“老树”开“新花”的华丽转身。鑫诚股份的实践证明: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全市企业特别是传统产业企业,都应该始终秉承创新驱动发展理念,紧紧抓住以“学深杭、促创新”活动为契机,真正在思想上、人员上、管理上、投入上建立起符合现代企业发展规律和自身实际的创新体制机制,围绕“学深杭、促创新”,加快创新增动力。
启示四:企业要健康持续发展,树牢责任意识是基石。一个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不仅能够创造利润,而且要有奉献精神,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企业的竞争到最后往往会成为社会责任和道德水准的竞争。鑫诚股份成立17年来,坚持把“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服务社会”作为企业经营的核心理念,从来没有当过一次被告,从来没有受到一次企地纷扰,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改制之初,鑫诚秉承“企业是家,不能在最困难的时候把家人剔除”的理念,前三年就结清了所有欠薪,又用三年补齐了职工的“五险一金”,咬着牙走过了最艰苦的六年,真正承担起了让改制职工安全退休的责任。随着公司的逐渐壮大,着眼“做富”企业和每一个职工家庭,逐年提高职工收入,坚决落实职工福利,目前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约2900元;替三家破产的互保企业偿还了近1亿元的银行贷款,帮助政府化解了社会风险;在慈善事业、解决就业、维护稳定等方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取得了围墙内外的“双和谐”。企业是社会的组织细胞,社会是企业的生存依托。全市企业特别是传统产业企业,都要勇担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责任,诚实经营、守法经营,以诚赢得市场、以信赢得尊敬;不仅要承担起对企业员工的责任,更要承担起对社会以及子孙后代的责任,积极参与扶贫帮困和公益事业;要致力于绿色生产、清洁生产,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发展和一己利益。广大企业家都要争当富不忘本、富而有德的慈善家,争当转型发展、科学发展的践行者。
启示五:企业要健康持续发展,树牢环保意识是根本。生态环境事关可持续发展,是发展的需要、民生的需要,守住生态环境底线,是政府和企业共同的责任。从去年全市环境统计情况看,在842个重点调查对象中,工业源427个,占50%以上;非金属矿物质制品业是烟尘、粉尘排放量最大的行业,在二氧化硫排放量和氮氧化物排放量行业排名中也名列前三。鑫诚股份作为我市非金属矿物质制品业的骨干企业,近年来通过改良技术设备、发展循环经济,烟尘、粉尘排放量大大低于国家控制标准,解决了长期困扰企业发展的环境污染问题。在当前大气污染和环境治理形势日益严峻的形势下,传统产业出路在创新、在转型。全市企业特别是传统产业企业,都应将绿色环保理念融入企业经营的全过程,更加注重改进设备、优化工艺、节能减排,持续推进污染防治,努力做环境保护的典范,守护好我们的美丽家园。
启示六:企业要健康持续发展,树牢党建意识是保证。党组织是企业的一面旗帜,是领导广大职工的核心力量。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鑫诚股份现有党支部6个、136名党员(占员工总数的9.1%),公司党委始终坚持“企业虽然改制了,但党组织的地位不能变”,把“融入中心、进入管理、服从服务”作为党建工作的检验标准,紧密围绕经营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不断创新改进党的各项建设,较好地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广大党员自觉做到日常工作当表率、关键时刻冲在前、重大任务扛在肩,实现了企业党建和生产经营的同频共振、相得益彰,该公司党委多次被授予“焦作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鑫诚股份仍然保持较好发展态势,是与重视企业党建工作分不开的。全市所有企业都要正确认识企业发展与企业党建唇齿相依、目标同向、互促共进的关系,树牢“党建也是生产力,抓好党建添活力”的理念,整合党建资源,加大党建力度,发挥党员作用,确保“经营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党建工作就开展到哪里,党员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切实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管理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