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新闻时评丨山阳城 上一版3  4下一版
骗子的“亲情”
让勤俭节约的美德体现在餐桌上
家门口“晒老赖”是一妙招
“天罗地网”
水车的记忆
指尖的爱
太行深处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7 年4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太行深处

作者:□常 魁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我离开太行深处的外荒村已一月有余了,但那里的景致以及老赵夫妇的身影不时地浮现在眼前。那俊美的山水,还有纯朴、憨厚的老赵夫妇似乎一直在催促着我,必须要为这山、这水、这人写点什么,才能了却一桩心事。

  阳春三月,风已变得有些柔和,还夹杂着一丝凉意。俗话说吹面不寒杨柳风。四季轮转,日月有时,大自然的造化真是神奇无比。随着春天的脚步近了,山峦、大地已从睡梦中醒来。远处的山已有浅绿的笼烟,村旁的柳丝在暖风中泛着鹅黄。

  为了去赴一场春天的约会,我约上三四好友,走进太行深处,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博大。对着大山、幽谷,你可以无所顾忌地大喊大叫。

  车在山道上行驶,人在绿海中穿行。我们已进到了大山深处。头上天光云影,脚下绿波万顷。山中一潭碧绿,几泓清波,总能让人丢掉人世的烦忧。或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的博大,伟岸,让你生出几分豪情;水的温婉,清澈,又让你生出些许柔情。或许还可以洗涤心灵,去除芜杂,还以清明。

  车行途中,忽见一古道,穿行于两山之间。举目望去,古道依山势逶迤而去,或盘旋于山腰,或隐于山林。经询问得知这就是太行八陉之一的白陉。太行山中多东西向横谷(陉),是古代晋冀豫三省穿越太行山相互往来的八条咽喉要道,是三省边界的重要军事关隘。古道上,看着依稀可辨的留在石上的马蹄坑窝,遥想当年行走于古道上的贩夫走卒,铃铛叮当,山歌悠扬。在这里你可以穿越时空的隧道,感受昔日先民的艰辛与不易,感受历史的生生不息。

  沿着蜿蜒盘旋而上的公路,我们一行人来到了老赵家居住的外荒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处叫观云台的景点。观云台上修建了观云亭,亭上飞檐斗拱,画栋雕梁。小亭供人纳凉,小憩。亭台之外便是悬崖绝壁,万丈深渊。观云亭上仰头可观群山万壑,俯身可见云台流霞。但见崖下碧潭如玉,小径蜿蜒,游人如蚁,不闻其声。不禁生发奢想,如果在此小住,山间明月如盘,厅外松风送耳,如此,便有飘飘欲仙之感。

  外荒村地处太行深处,隶属山西陵川县管辖。东南与云台山隔崖相望。外荒村是典型的一户一村,老赵是一位既热情而又老实巴交的山民,他主动提出,带我们在他的地界上转转,领我们在他的领地里欣赏他的一件件杰作。这里是他开的葡萄园,去年一场鸡蛋大的冰雹,将葡萄园砸得七零八落,疮痍一片,但老赵说,今年他还会继续种;那里是他种的菜畦,菜畦里种了各样的青菜,一片葱翠;这边是他的蜂箱,老赵养有30箱蜂,老赵说他养的是中蜂,尽管荆花蜜品质很高,但产量低,收入少;老赵种的果树遍布山坡,到处花团锦簇。老赵十分健谈,一路走,一路娓娓道来。从他的言谈中我们知道他膝下有两个儿子,大的30多岁,小的20多岁。我们去时,没见到他的两个儿子。大的出山卖蜂蜜了,小的外出打工了。由于外荒村在未修水泥路之前,藏在大山深处,老赵的两个儿子至今也没能寻个媳妇。老赵夫妇虽然目前还能干得动,但毕竟年岁已大,看出来老赵比较着急。

  走热了,老赵就脱下了中山装,随手挂在路旁的枝杈上。偌大的山林,只有老赵才有这分自信和自豪,他是这里的主人,是这山水田畴的国王。花开花落,草长莺飞,云舒云卷,落日流霞,在这绝美之地,只有老赵一家能享受这山、这水,这悠悠的时光。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