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5天时间,本报微信平台推送的《扎心了!焦作8岁男孩为救重病父亲,毅然决定捐献骨髓——“只要能救爸爸,我不怕疼!”》一文阅读量有22800余次,为救助石凯家庭,通过各种渠道募集善款30余万元,焦作日报新媒体中心在为创造爱的奇迹而助力。
连日来,该文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广大网友被8岁男孩石翔文欲向父亲石凯捐献骨髓的勇敢之举感动,不仅自发在朋友圈转发此文,而且纷纷向石凯家庭伸出援助之手。
石凯是焦作日报社一名青年记者,工作勤奋,为人真诚。2016年4月,石凯被确诊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结果犹如晴天霹雳,打破了石凯一家的平静生活。从此,石凯和妻子李泽开始了漫漫求医路,辗转于北京、天津、宁波、长沙、郑州和焦作的十几家医院……当听说这种病通过骨髓移植可以治愈时,石凯一家在困境中又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
为了挽救生命垂危的爸爸,今年年初,石翔文作出了一个勇敢的决定:为爸爸捐献骨髓!4月5日,石翔文做完B超、抽血、心电图、尿检等繁多的检查项目后,独自走进骨穿室让医生做骨穿,用坚强和勇敢感动了所有人。同时,本报记者对此进行深入采访,4月7日,《焦作晚报》刊发了以《愿生命的种子与你“相髓”》为题的新闻,对石翔文欲捐骨髓救父一事进行报道。
4月7日一早,本报新媒体中心小编以《扎心了!焦作8岁男孩为救重病父亲,毅然决定捐献骨髓——“只要能救爸爸,我不怕疼!”》为题,第一时间通过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全文推送。同时,焦作晚报微信公众平台、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等本报新媒体矩阵平台同步进行推送。
石翔文欲捐骨髓救父的事情,很快刷爆微信朋友圈,许多网友加入到转发队伍中,以尽绵薄之力。一时间,石凯和李泽的手机铃声几乎没停过,热心读者、网友纷纷拨打李泽的手机,了解石凯的病情,众多亲戚、朋友和同事拨打石凯的手机,为其加油、鼓劲。更令人感动的是,一些爱心人士通过种种渠道,为他们送来了饱含深情的捐款。
除线下爱心捐款外,在互联网众筹平台——轻松筹上的一场与病魔抢夺生命的“援助战”也已打响。4月8日,李泽将石凯的病情发到轻松筹上,并顺利通过审核。当天,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平台再次以《一次特殊的求助,一场感动全城的爱心接力!》为题,对社会各界纷纷向石凯伸出援手的爱心传递过程进行跟踪报道,引起了我市乃至全国各地热心网友的广泛关注,很多爱心人士伸出了援助之手。据李泽介绍,署名为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城的王立川,4月9日向她的银行账户转账21616元,并为其留言:“竭尽救治,莫误子学;绵薄甚微,聊尽心意;若返乡顺便探视,望予捷便,遥祝石先生早日康复。”
石凯家庭的不幸遭遇在焦作日报社全体员工中也引起了强烈反响。本报的内部微信群异常热闹,大家纷纷通过微信红包的形式,向石凯表达爱心。社会各界的朋友也通过本报记者,在内部微信群向石凯表达爱心,一分分温暖的爱心汇聚成一股股强大的暖流,温暖着石凯家庭。
连日来,社会各界的爱心传递,让石凯家庭沉浸在爱的海洋中。
“4月7日以来,我们沉浸在爱的海洋中,朋友、同事、多年不见的老同学、邻居以及众多素不相识的好心人,纷纷解囊相助,表达爱心和善意。有些好心人不仅为我们捐款,还打来电话询问石凯的病情和治疗进度,希望能够提供帮助。我们深受感动,在此向所有的好心人深鞠一躬:谢谢你们!”李泽向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表达了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