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主题是“科学抗癌,关爱生命”。记者为此采访了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焦作市抗癌协会理事长李富梅。李富梅告诉记者:“由中国抗癌协会倡导和国家卫计委支持的‘4·15’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其目的是倡导科学抗癌,大力普及肿瘤防治科学知识,增强全民防癌意识,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和广大群众与癌症作斗争。”
与其谈癌色变 不如好好预防
李富梅表示,目前,癌症已发展成为我国死亡率第一的常见病,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中国最新癌症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天约有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相当于平均每7分钟就有一个人患上癌症。
“与其谈癌色变,不如好好预防。”李富梅说,“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早期可以经过治疗提高治愈率,三分之一的癌症病人可以通过适当治疗延长生命、提高生命质量。”
李富梅表示,每个人身上均有原癌基因和抗癌基因,一般情况下,它们都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但如果发生了某种特别情况,这个平衡不能够维持下去,人就会患上癌症。破坏这种平衡的外因主要源于人们的不良生活方式和生活行为,如河南安阳林州,曾是食管癌的高发地区,经调查发现,这些患者大多爱吃腌制的咸菜,后经对该地区群众开展健康教育宣传,人们改变了饮食习惯,食管癌发病率明显下降。“在生活中,还有其他一些不当的生活习惯也能致癌,比如大量吸烟、酗酒,容易引起肺癌、咽喉癌、口腔癌、鼻咽癌、食管癌等;喜欢长期在太阳下暴晒,容易患皮肤癌;长期静坐不运动是直肠癌高危人群;经常熬夜容易患白血病、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口腔不洁易患口腔癌;工作中,爱较真、过于追求完美的人,患胃癌与胰腺癌的人较多;脾气暴躁的人易患肝癌等。”李富梅说,“预防癌症,要从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做起。”
关注患者心理 共同抗击肿瘤
李富梅表示,根据国际抗癌联盟报告,目前有三分之一的癌症病因和危险因素已基本清楚,可通过消除病因和减少危险因素的方法,预防癌症发生,降低发病率,被称为一级预防;有三分之一的癌症已经有了早期诊断方法,可通过预防性普查,做到早诊、早治,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被称为二级预防;还有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用手术、药物、放疗和生物治疗技术,通过科学的综合治疗,缓解症状、减轻痛苦、延长生命,达到康复和临床治愈。癌症已经不再是过去称为不治之症和不可预防的疾病。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肿瘤诊治水平的不断提高,癌症患者的心理健康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李富梅说:“癌症患者心理因素在癌症发生、发展和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10%~45%癌症患者有焦虑、抑郁等严重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不仅会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治疗效果,还会增加医疗费用。通常情况下,患者确诊癌症后,第一反应是恐惧、恐慌,之后有三种反应:一种是焦虑,病急乱投医;第二种是绝望、悲观,甚至有自杀的倾向;第三种是逃避现实,这是一种消极态度,会错失最佳治疗时机。肿瘤治疗周期长、费用高,除了依靠抗肿瘤药物、手术等来战胜疾病外,还要关注癌症患者心理因素。我希望癌症患者在家人、社会、医生的帮助下尽快调整心态,理性面对。”
共同防治癌症 我们一路前行
作为我市把肿瘤防治作为重点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有着50余年肿瘤防治经验,焦作市肿瘤防治中心就设在该院。该院依托焦作市抗癌协会,连年举办肿瘤科学防治健康教育活动,普及肿瘤防治知识,积极实施肿瘤防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三早”民生工程,进一步提高肿瘤的防治效果、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减少发病率、减少医疗费用,为我市肿瘤防治工作作出突出贡献。
“宫颈癌被称为女性的‘粉红杀手’,在我国,宫颈癌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每年大约有13万宫颈癌新发病例,约3万宫颈癌患者死于该疾病。其实,在所有的癌症中,宫颈癌是最容易预防的一种。其发病需要一个过程,从宫颈癌前病变到出现原位癌、早期癌、浸润癌需要经历10~15年,因此,早期筛查是预防宫颈癌的关键手段。”李富梅说。10年来,该院每年3月份都会举办“春暖万家·关爱女性送健康”大型公益活动,先后排查出子宫肌瘤、宫颈癌前病变、卵巢肿瘤、乳腺癌早期病变等各类疾病数千例,使近万名女性实现了疾病早发现、早治疗。
“肿瘤登记是国际公认的有关肿瘤信息的收集方法,是做好癌症防治的基础工程。通过开展肿瘤登记工作,可以清晰看出肿瘤的地理和人群分布特点以及时间变化趋势,为评估肿瘤对居民生命健康的危害、制订肿瘤防治规划、评价防治效果以及卫生资源合理应用,提供重要信息。”李富梅说,“为了解我市肿瘤发病特点,指导我市肿瘤防治工作,去年以来,我院开展了系统性肿瘤登记工作,即形成经常性收集有关肿瘤及肿瘤病人信息的统计制度,详细掌握我市癌症发病、死亡情况及肿瘤发病的危险因素,对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为了更好地做好肿瘤防治工作,该院与发达国家的医院建立联系,进行国际交流。同时,该院还不惜重金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助力我市肿瘤防治工作更上一层楼,为我市群众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