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杭州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创新活力之城、东方品质之城和美丽中国杭州样本的目标,坚持把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改善和提高农民群众生活水平作为根本的政策取向,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两个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走出了一条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协调发展之路。杭州统筹城乡发展,既注重“面子”,又注重“里子”,建设美丽乡村,提升城乡形象,大力发展美丽经济,为我们树立了样板,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借鉴。
A
城乡统筹做实“融合”文章
推进城乡一体化,提升城乡形象,协调发展是关键。杭州在全国首创县(市)区协作机制,使城乡之间的合作变得更加紧密。2010年夏天,杭州市委作出了以新型城镇化为主导,进一步加强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战略决策。日前,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杭州所属9个城区与4个县(市)之间,在产业共兴、资源共享、乡镇结对、干部挂职、环境共保5个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协作。
在过去6年中,杭州9个城区与4个县(市)相继建立了4个对口联系、联动发展的协作组,每个协作组都拥有2个产业集聚平台。协作组建立后,9个城区陆续向对口县(市)转移了一大批产业项目,累计投资在20亿元以上。在杭州人看来,统筹城乡资源、构建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就是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城市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建立城区与县(市)对口联系、联动发展的协作组,对于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符合杭州发展实际。”浙江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原副主任顾益康说,“城区与县(市)协作已经成为推进城市国际化、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
B
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同步推进
杭州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坚持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同步推进,全力打造美丽中国的杭州样本,实现了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双丰收。
2011年5月,杭州启动历史上规模最大、整合元素最多的生态工程——“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工程,在100多公里长的沿江生态景观带上,将21个乡镇、62个美丽乡村串起来,形成“三江两岸”最美丽的风景线。由于坚持不懈地深度开发旅游产业,如今杭州三产占比已经超过50%。
淳安县依托千岛湖优良的生态环境,将全县景区化理念融入美丽乡村建设,坚持“建设风格乡土化、基础设施生态化、环境提升多绿化、特色培育重文化、服务设施景点化、产业发展融合化”原则,大力加强美丽乡村建设。该县一手抓整治创建,一手抓长效管理,完善政策体系,搭建融资平台,加快项目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成为浙江城乡统筹的典范和美丽乡村的样板。
淳安县紧紧围绕“以湖兴县、蝶变淳安”的目标,以新型城镇化为主导,突出产业融合,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致力于把乡村建设成精致和谐的美丽景区,力争实现“建好一个项目、造就一个景点、形成一片风景”的目标。如今,该县依托“一湖两镇六区七线十四板块”发展乡村游,形成了下湖休闲游、环湖自驾游、离湖乡村游等多种休闲度假模式,加快旅游从湖区向周边辐射、景点从县城向农村延伸的步伐,使全县变成了“大千岛湖”景区。去年国庆节,该县乡村游迎来高峰,7天假期参与乡村游的游客达22万人次。
C
美丽乡村、美丽经济“两美”齐抓
美丽乡村、美丽经济“两美”齐抓,是杭州城乡统筹发展的最大亮点,为该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
富阳区新登镇坚持古韵为根、开放为径、大气为魂、幸福为本,以古韵田园、产城融合为目标,美丽乡村、美丽经济“两美”齐抓,不仅成了杭州西部的工业重镇,而且成了风景秀丽的生态好镇。下一步,该镇将以南起半山、北至湘河的精品线路为突破口,深入推进“四边三化”整治,计划今年拆除违章建筑10万平方米以上,实现辖区主要道路、重要地段“零违建”,17条大小河道“零直排”的目标。
新登镇大力发展美丽经济,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加快现代科技农业、休闲农业和养生农业发展步伐。今年年初,该镇启动现代科技农业示范点创建工作,健全“龙头企业+合作社(大户、家庭农场)+农户”产业链条,力争在今年年底前建成长垄火润农庄、长兰竹隐农庄、宝鑫蚕桑基地3个农村现代民宿示范点。
桐庐县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以景区理念规划整个县域,以景点要求建设每个村庄,按照“覆盖全县、统筹兼顾、层次分明、彰显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全力推进“最美县城、魅力城镇、美丽乡村”建设。该县坚持把城乡建设、村庄再造、基础设施建设与旅游结合起来,紧扣“风景桐庐、全域旅游”主线,形成了“产业因全域旅游而兴旺、城乡因全域旅游而美丽、百姓因全域旅游而富有”的发展格局。去年,该县旅游、休养、养生3个产业增加值达48亿元,占GDP比重超过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