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学深杭 促创新 上一版3  4下一版
发展美丽经济 提升城乡形象
美丽乡村的样板
记者手记
把青山绿水转化为“发展资本”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7 年4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桐庐县
把青山绿水转化为“发展资本”

作者:本报记者 杨仕智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杭州市桐庐县以“最美县城、美丽乡村、养生福地”的美誉而闻名全国,先后获得30多项国家级以上荣誉,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首届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全国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现场会等全国性会议相继在该县召开。

  桐庐县大力发展美丽经济,通过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逐步建立起与美丽生态、美丽城乡相适应的现代产业体系,使原生态的青山绿水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资本”。

  为打造“最美县城”,桐庐县坚持“宁可发展速度慢一点,也要保护好青山绿水”“以整治带保护、带建设、带开发、带旅游、带宜居”的原则,先后实施以生态环境保护、人文旅游开发、基础设施完善等为主要内容的工程建设。

  按照“五水共治、治污先行”的思路,桐庐县实施县域河道管理“河长制”,加大分水江、富春江等水系生态河道建设与保护力度,完善县域污水处理体系,不断提高城镇工业、生活污水纳管率,成为浙江省首批“清三河”达标县(市)区之一。目前,该县境内83条主要河溪全部达到三类以上水质,一、二类水质比例达80%。富春江出境断面水质连续9年优于入境断面水质,去年首次达到二类水质,其治水经验被评为全国基层治水十大经验之一。

  在浙江省,桐庐县实现了三个率先:率先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分类收集设施行政村全覆盖,率先实现全域河流随处能游泳、随时能游泳的目标,率先在县公安局成立环境犯罪侦查大队。

  桐庐县在“五水共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治气、治土力度,在全国率先实现县域乡村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全覆盖,大力开展土地轮休和严禁使用化肥农药示范村创建工作。2015年,该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40天,负氧离子年平均浓度高于6级。目前,该县森林覆盖率达72%。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