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焦作网谈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文明触网 从我做起
涵洞桥开始修补 众网友为此点赞
“征云杯”2017焦作黎明脚步 健康跑(走)报名开始了
电子垃圾污染日益严峻 网友倡导用环保方法处理电子垃圾
反思“衡中现象”
个人网店该不该纳税?
理性看待中国教材出口英国
开启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7 年4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明触网 从我做起

作者:本报记者 张 冬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信息传播、人际沟通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也逐渐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热爱焦作、关心焦作、支持焦作的网友,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行动起来,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文明氛围,共同抵制网络不法行为,推动全市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这是市委宣传部等七家单位近日联合发出的“网聚中原正能量 争做焦作好网民”活动倡议书中的内容。

  倡议发出后,我市很多网友响应,纷纷表示要做正能量的积极传播者、建设性的批评者、理性的监督者。

  怎样才是正能量的积极传播者?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近日,8岁男孩石翔文欲捐骨髓救父的帖子经网络发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不少网友看到后深受感动,加入了转发消息的队伍中,并积极捐款献爱心,以尽绵薄之力。一些爱心人士通过种种渠道,为其送去了捐款。

  在网上点个赞,或者转发一下,这些随手的事情却可能造成相反的结果。如果传播的是正确的信息、是充满温情的故事,结果就会是美好的;相反,传播的可能就是谣言、不良信息,甚至会因此违法犯罪。

  网友【志斌】说,人们的情绪很容易被网络信息影响,我们在点赞、转发时,不妨稍微花点时间探究一下是非。对于正确的信息,我们转发义不容辞;如果是虚假的、伪造的,我们不假思索地点赞、转发,就有可能让自己成为恶之洪流中的一滴水。

  做一名好网民,不仅要积极传播正能量,还要在面对问题时积极评论、建设性地批评,就像文中开头倡议中提到的那样,“不能做置身事外的旁观者,带头理性上网,勇于同网络不文明行为作斗争”。

  我市的一些网络论坛和手机自媒体日益成为网友发表言论、表达观点的平台,一些消息通过平台传播后,网友发布自己的看法,理性的评论越来越多。

  网友【周扬】说,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社会中,我们每个人在享受话语权的同时,也要有一定的义务和责任。任何社会都不能避免错误,只要我们善意地建言,不辱骂、不偏信,事情总会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我市某小区垃圾不清理的情况被网友发布上网后,引起网友关注。眼尖的网友发现这是建筑垃圾,随即在网上回复,建筑垃圾“谁倾倒谁负责”,小区是不负责清理建筑垃圾的,可以向社区反映,督促业主自行清理。

  遇到问题要理性分析,不要一味做“愤青”。网友【在别处】说,守住“底线”是每个网民的责任,如何做到这一点需要网民多参考相关信息,而不是人云亦云,作出错误的判断。

  很多时候,我们会抱怨网络中鱼龙混杂。就如一个家庭要发展和提高,需要家庭每一位成员的努力一样,我们的网络也需要我们每一名网友自身的提高。网民作为网络社会的细胞,是网络社会最基本的行为主体和组成单元,网民的素质和行为对网络社会的运行秩序、网络社会问题的产生和网络社会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影响。让我们携起手来,从自身做起,做一名文明触网的好网民。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