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焦作/ 修武·武陟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修武县启动“百企帮百村” 精准扶贫全覆盖活动
修武县“学深杭、促创新”活动重实效
修武县委中心组举行集体学习
结合行业特点开展“四城联创”
慈善惠民细无声
武陟县召开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
图片新闻
周庄镇开展“进企业、解难题、强服务、促发展”活动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4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慈善惠民细无声
——武陟县经济社会发展回眸 “六大工程”之慈善篇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建成村级慈善幸福院103所,入住老人3300余名,受益人数达3.2万人;成立志愿者服务队20余支、义工团队120支,举办饺子大餐、德孝讲堂、慈善募捐、义工帮扶等系列服务活动……

  2016年,武陟县强力实施慈善工程建设,按照“完善提高,稳步推进”的总体思路,在保运营、提内涵,抓服务、促规范上下功夫,立足实际,迅速行动,持续发力,在全县范围内推广“政府保障+慈善救助+村级自筹+个人缴纳”四级联动农村养老模式,叫响了“慈善+养老”的武陟品牌。

  创新募捐形式 确保持续运营

  2016年,武陟县在拿出200万元财政扶持资金的基础上,鼓励引导社会各界爱心企业、成功人士、公益组织及其他社会力量,采取定向捐、晚会捐、冠名捐等多种形式,募集慈善资金,定捐、托管、兜底一批慈善幸福院,辅助村级慈善幸福院持久运营。

  该县通过建立孝慈文化主体公园、设立功德墙、举办慈善颁奖晚会等,宣传打造一批慈善典型,提高捐赠企业、捐赠人的积极性,让更多的人做慈善、献爱心、尽孝心。

  通过政府奖励扶持、企业帮扶、社会爱心捐赠、村里主动筹款、子女缴纳一部分等,该县多方筹措资金,在旧校址、闲置庭院的基础上改扩建,成立村级慈善幸福院并维持运转。

  经常开展活动 丰富文化生活

  为了丰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该县组织县直省、市文明单位与慈善幸福院结对帮扶,每月到慈善幸福院开展一次为老年人服务活动;与文化下乡、医疗下乡相结合,积极开展送文化、送健康等活动;办好饺子大餐、举办道德讲堂、开办老年大学,赋予“慈善工程”更多的内涵,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让老年人有更多的“获得感”。

  同时,各村街慈善幸福院还积极引导入住老人发挥余热,利用自身特长奉献社会,发挥其在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体现自身社会价值,实现老有所为。

  2016年,该县共举办饺子大餐80余场、道德讲堂100余场,开展各类服务200余次,受益老人多达9万余人,《人民日报》、新华网、《河南日报》、大河网、《焦作日报》等新闻媒体纷纷对该县的“慈善工程”进行宣传报道。

  壮大义工队伍 充实服务内涵

  该县通过社会招募和慈善网络平台壮大社会义工队伍,并定期对志愿者团队应有的素质、奉献精神、服务项目、注意事项等进行培训。同时,各慈善幸福院与“一米阳光”“武陟群英会”“大爱无疆,孝行天下”等社会义工团队结合,开展为老人理发、按摩、表演、心理疏导等服务,弘扬传承孝文化,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截至目前,该县共成立义工团队120支,团队成员多达8000余人,服务老人达3.2万余人次。

  以慈善幸福院为载体,把敬老、养老、助老融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全县广大群众的孝亲敬老意识普遍增强,前往慈善幸福院服务的志愿者络绎不绝,争当孝亲敬老道德模范更是蔚然成风。

  该县通过实施“慈善工程”,极大地缓解了农村养老压力,也为社会企业、爱心人士搭建了一个爱心平台,使社会正能量和孝文化成为广大群众的价值取向。同时,党和政府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地位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得到增强,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党和政府在农村的威信愈来愈高。

  刘学敏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