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龙卿
日前,澳大利亚华裔风光摄影师于震应邀来我市举办风光摄影讲座,为我市摄影爱好者带来了一份文化大餐。讲座结束后,记者对其进行了采访。
于震英文名字詹姆斯,著有《詹姆斯的风光摄影笔记》,是南澳大利亚旅游局合作摄影师,擅长慢门拍海景。
说起为什么喜欢摄影?于震说:“我喜欢别人看到作品时的那一声惊叹。”
摄影是一个技术和艺术的混合体,对于于震这种“工科男”是再适合不过了。然而,于震喜欢上摄影,进而痴迷于它,主要是澳大利亚的美景吸引了他。
于震说:“我曾经中断过摄影很久,大学毕业后的很长时间,为生活、为事业而奔波,每天就像一个陀螺,不停地转动,没有时间去玩摄影。”
数年前,于震到澳大利亚后,尝试着像当地人那般自由自在地为自己而活。于是,他拿起相机尝试找回迷失的人生,并努力去思考要拍摄的内容,再有计划地去实现。因为喜欢,所以不觉得摄影枯燥,有的只是梦想变成现实的激动。
于震认为,没有源自内心深处的喜爱,是不可能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随便玩玩最后只能拍出随便的片子,认真玩玩才能拍出有价值的片子。在某个阶段专注做一件事情,才能获得成功。
关于拍摄主题,20年前,于震拍过苏州河边的棚户区;现在,他不仅拍过家人、拍过陌生人,还拍过昆虫、花草等。
喜欢摄影的第一年,于震和大多数人一样,总有这样和那样的想法,什么题材都想去尝试一下。直到数年前的一天,于震看到南澳州风光摄影师迪伦·彤的阿德莱德城市海景风光片后,开始专注慢门拍海景。
之后的日子里,于震一直拍慢门海景,越拍越顺。
为什么要放弃其他拍摄主题?于震认为,一个人不可能什么都拍,什么主题都拍意味着什么都拍不好。
于震选择拍摄海景,因为澳大利亚有无垠的大海,最爱那夏日阿德莱德的日出,安安静静的海滩,变幻莫测的光线……
于震说:“摄影并不难,难的是有一颗认真创作的心,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没有任何美术基础、没有参加过摄影培训、没有机会现场聆听大师的教诲,我的摄影知识来自不多的几本中文摄影书籍以及永远的导师——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