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小豹
“近年来,扬州市始终坚持质量效益至上,借鉴国际通行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搭建质量支撑平台、质量监管平台、质量提升平台,构建具有扬州特色的质量效益评价体系,全面提高质量水平,塑造品牌,保障安全,提升质量发展效益和质量治理能力。”这段扬州市质监局党组书记、局长侯承海关于该市质量工作经验介绍的话,让前来扬州学习质量工作的我市质监局人员记忆深刻。
为进一步推进“近学许昌、远学扬州”活动的深入开展,在全市质监系统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更精准地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和部署,提升质监系统领导干部服务经济转型的综合能力,市质监局日前组织正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到扬州市委党校进行了为期3天的教育培训。
在扬州市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过程中,该市上下形成了一个共识——在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后,创建是手段,质量发展才是目的;创建是路径,转型升级才是终极;创建是方法,精明增长才是追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扬州市质监局搭建质量支撑平台,结合该市产业特色,按照国内一流、全省领先的标准,高水平建设了一批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建成了洗漱用品、有机食品等4个国家级质检中心以及橡塑用品、液压机械等5个省级质检中心,并在环境、工程、服务等领域,实现质量检验检测机构的全覆盖。全市各类检验检测平台能够为主要行业内80%以上的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有效保障了城市居民和企业的检验检测需求。
“扬州市质监局加快建设高技术检测平台,将之作为推进区域转型升级的‘助推器’,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的‘领跑者’,这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在扬州学习期间,我市质监局质量科科长丁玉玲深有感触地说。
搭建质量支撑平台服务质量发展,这是扬州市质监局加快推进全市质量建设的有效抓手。服务不代表放任,强化监管同时也是更好的服务。只有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质量监管体系,才能更好地治理质量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有效地促进质量建设。为此,扬州市质监局搭建质量监管平台,全面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依法建立起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系统、放心肉质量安全信息追溯监控系统、食品生产企业电子追溯系统等监管平台,构建了食品、药品、农产品、工程、旅游质量安全执法联动、重大质量违法突发案件快速反应和重点质量案件督办等监管机制。
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引领着扬州市的经济发展。2009年以来,该市每年用于品牌创建、标准创新、质量提升的奖励经费达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1‰以上。而这一系列政策、资金等保障措施的落实,引导各类资源要素集聚,形成了推进质量强市的合力。同时,该市设立12315、12365以及旅游、工程、房屋、知识产权等质量投诉平台,纳入政府12345热线统一处理,投诉结案率达100%。
我市质监局监督科科长买文涛参观后感慨地说,扬州市完善质量强市考评分析体系,连续13年开展全市质量目标考核,并从2013年起将质量工作考核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之中,实现市对县、县对乡考核的全覆盖。同时,强化质量效益评价分析体系,不断完善区域和产业质量提升的政策、措施,实现了扬州质量建设的科学发展。
扬州市为了全面实施企业质量管理提质增效工程,该市质监局搭建质量提升平台,积极推广卓越绩效管理模式,连续7年开展“市长质量奖”评选活动,每年组织质量管理现场观摩活动,为全市各行业发展树立质量管理示范典型。该市建设市、县、企三级检测共享平台,对企业与咨询机构、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开展质量提升给予财政补助。同时,在规模以上企业、重点产业集聚区,全面开展“质量强企、质量强业”达标活动,有效提升了重点产业和企业质量管理水平。
“扬州市质监局把服务质量提升作为发展之本,把依法行政工作作为全局性的工作,让各项质监业务工作惠及全体市民及企业,积极构筑与经济发展相配套的服务措施,着力增强全局综合服务能力,既坚持以质量强市带动质监事业发展,又做到抓小做细,以小见大,突出依法行政理念,追求依法行政与为民服务的和谐统一,全面推动了扬州市的质量发展。”我市质监局法规科科长毛新一如是说。
下期看点:
“精致扬州”的品牌特色
——市质监局远赴扬州学习系列报道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