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化作春泥更护花
民进焦作市委 召开学习实践活动报告会
加快推进南水北调城区段 绿化带征迁安置工作
张秋平到陈家沟调研
蔬菜大棚 富农家
孟州市武陟县相关负责人被约谈
武陟:“一站式”农民合作社助力怀药产业发展
财产保全促执行
加快“小散乱污”企业整治进度
九三学社焦作市委 召开“学深杭、促创新”动员会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7 年4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化作春泥更护花
——记民盟焦作师专支部副主委、焦作师专理工学院副院长张文生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张文生在实验室做实验。 本报记者 杜 玲 摄
 
   

  本报记者 杜 玲

  开栏的话

  近年来,民盟焦作市委积极履行参政党职能,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深入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增强“五种能力”,坚定“三个自信”,切实提高了参政议政水平。广大盟员在民盟焦作市委的领导下,立足本职岗位,务实勤勉,开拓创新,为推进我市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献计出力,作出了突出贡献。本报从今日起开辟专栏,陆续刊发反映民盟焦作市委优秀盟员参政为民、无私奉献先进事迹的稿件,以飨读者,敬请关注。

  民盟焦作师专支部副主委、焦作师专理工学院副院长张文生从事有机化学教学科研工作多年,拥有一连串光鲜头衔: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校教学名师……他获得发明专利4项,参与研究的项目“系列核苷新工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日前,记者在焦作师专实验楼见到张文生时,他正在为出国留学作准备。作为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人员,他即将前往美国麻省大学波士顿分校绿色化学研究中心担任为期一年的访问学者。“今年全省只有200个公派留学指标,绝大部分指标给了本科院校的教师,只有两三个指标给了专科院校的教师,我成了一名幸运者。”49岁的张文生谦逊地说。

  1992年,24岁的张文生成为原焦作教育学院理科专业一名普通教师。“我长期在化学教学一线工作,主要教授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两门课程。”张文生说,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为此,在工作中,他十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高校教师要通过教学带动科研,再通过科研促进教学。

  “刚开始搞科研项目时,学校的实验条件差,教师没有专门的实验室,只有在晚上学生做完实验下课后,教师才能到实验室搞科研课题研究,那时搞科研真不容易。”张文生深有感触地说。随着原焦作教育学院、焦作师范学校和沁阳师范学校合并为焦作师专,办学层次有了很大提高,学校更加注重科研,也更重视对科研人才的培养。教学和科研条件的逐步改善,使张文生更加坚定了教学和科研两条腿走路的信念。

  “我和同学们都喜欢听张教授的课,因为他善于将自己的科研经历融入枯燥的理论教学中,使很多知识点变得生动有趣,更容易理解。”焦作师专理工学院综合理科专业大三学生左建峰告诉记者。日常教学中,张文生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使教学内容丰富翔实、新鲜有趣,不仅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培养了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由于科研成绩突出,2007年,张文生考入同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10年,从同济大学学成归来之后,张文生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化学前沿领域的研究上。目前,他正式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达26篇。近年来,张文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他参与完成的应用型科研课题“系列核苷新工艺”,多项研究成果通过省级、国家级鉴定,填补了国内核苷合成的技术空白,先后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从生态保护的高度认识大沙河流域治理的重大意义,由政府出面构建筹资融资平台,想方设法增加大沙河流量,使大沙河真正成为我市发展全域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今年我市两会召开前夕,张文生作为民盟焦作市委员会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民盟焦作师专支部副主委,带领民盟焦作师专支部的5名盟员,围绕大沙河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等问题展开实地调研,写出了有深度的调查报告,受到了民盟焦作市委的高度评价。

  采访最后,记者问及幸福的话题。张文生感慨地说:“作为一名有25年教龄的教师,我觉得再没有比听到自己的学生事业有成更幸福的事了。我愿化作春泥,精心呵护花木成长。花蕾一朝怒放,那便是属于我们教师最灿烂的春天。”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