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学深杭 促创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杭州:适应新常态 引领新常态
特色小镇,从杭州开始燎原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7 年4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焦作市创新发展经济转型专题研修班课堂教学精彩回放·第九讲
杭州:适应新常态 引领新常态
主讲:李玲(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李玲在授课。 本报记者 李英俊 摄
  梦想小镇一角。 本报记者 刘金元 摄
 
   

  名家档案

  李玲,复旦大学经济学硕士,曾任台州市外经贸局局长、杭州市外经贸局局长,杭州高新区(滨江)管委会副主任、副区长,杭州市萧山区区长,具有丰富的经济管理经验和基层实践经验。2014年2月,她担任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致力于打造杭州市都市圈,力推杭州市都市圈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高校系、阿里系、海归系、浙商系等现代创业群体集聚的首选之地。

  重要论断

  ●杭州是一个将天然优势与现代产业巧妙结合、引领休闲经济潮流的城市;一个视生活为旅行,懂得将安宁幸福的感受转化为活力与财富的城市;一个以恬静淡泊的态度和只争朝夕的速度走出自己发展节奏的城市。

  ●“小镇经济”是经济发展演进过程中的重要模式,美国的格林尼治、法国的普罗旺斯打造“小镇经济”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随着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时代的到来,顺应当代人尊重自然、回归自然,逆城市化创新创业的需求,小镇经济定可大有作为。

  ●反思“千镇一面”现象,我们需要反思多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大拆大建、“千镇一面”,是城市建设的教训和痛点。发展“小镇经济”,要追求“产业有特色、文化有传承、生态有呵护”。

  看点

  1

  新常态下杭州干了啥?

  一手抓政治报表,办好杭州G20峰会;一手抓经济报表,讲好“杭州故事”。

  一手抓政治报表,办好杭州G20峰会。为做好该项工作,杭州市全力提供保障服务,全市上下坚持最高标准、最快速度、最实作风,确保达到最佳效果。李玲说,为确保杭州G20峰会成功召开,杭州市实施了一系列保障工程,包括会展宾馆建设、城市宣传、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交通完善、安保、空气质量达标等一系列工程,借力峰会召开这个平台,办好杭州自己的事。办好杭州G20峰会,是杭州向世界展示城市魅力的绝好机会,杭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都能得到极大提升。同时,这也为杭州争取发展机会和项目资源提供了平台,随之而来的是各类国际和国家级重要项目纷纷落地杭州。

  一手抓经济报表,讲好“杭州故事”。2016年,杭州市经济高开稳走、稳中向好,经济结构持续优化,质量效益不断提升,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杭州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11050.49亿元,经济增速全国领先;2016年,杭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218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7908元,人均GDP超过18500美元,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即将进入发达经济体水平。

  看点

  2

  特色小镇诞生的时代背景

  “小镇经济”是经济发展演进过程中的重要模式,美国的格林尼治、法国的普罗旺斯打造“小镇经济”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随着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时代的到来,顺应当代人尊重自然、回归自然,逆城市化创新创业的需求,小镇经济定可大有作为。

  杭州提出“特色小镇”概念有其鲜明的时代背景:一是反思“千镇一面”现象。我们需要反思30多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大拆大建、“千镇一面”,是城市建设的教训和痛点。发展“小镇经济”,要追求“产业有特色、文化有传承、生态有呵护”。二是破解发展难题,破解空间资源瓶颈制约,需要杭州着力解决有效供给不足、要素聚合度不高等问题;三是提升“块状经济”。“块状经济”是杭州市经济发展的特色与亮点,在杭州经济发展中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如今遇到了发展瓶颈,突出表现在产业结构不优、创新驱动乏力,亟须转型提升,打造升级版本;四是实践“产城融合”。杭州应该根据时代要求,做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促进产、城、人、文实现“四位一体”,全力发展“小镇经济”;五是探索平台创新。虽然开发区等传统经济发展平台不乏成功案例,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开发“大而统”、产业“小而散”、投入无序、资源浪费、发展粗放、配套不全等弊端,亟须创新发展载体,实现要素资源集约利用,推动相关产业迈向中高端发展阶段。

  看点

  3

  打造特色小镇的实践与探索

  如今,特色小镇已经成为杭州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经济新动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新平台。

  2014年,杭州市开始探索创建特色小镇。2015年,杭州的特色小镇创建工作全面推进,国家主要领导人对此给予充分肯定。

  杭州打造特色小镇的主要措施是:谋规划,强特色。杭州按照“多规融合”要求,组织编制小镇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定位和“三生空间”布局,完善特色小镇创建方案。

  搭平台,建生态。杭州着力打造产业生态,构建以天使、创投基金为主的融资平台,以论坛、大赛等形式为主的信息交流平台,以众创空间为主的创新创业平台,以“小镇客厅”为主的公共服务平台。

  广招引,推项目。杭州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引进了阿里巴巴、富士康等行业龙头企业入驻特色小镇,吸引“国千”“省千”等高端人才,目前495个项目正有序推进,总投资达1400多亿元。

  建机制,优环境。杭州建立了申报、评审、扶持、统计、考核、退出、验收、命名全过程的工作推进机制,率先推动“五证合一”等改革,大力提升了“店小二”服务水平。

  看点

  4

  特色小镇建设结硕果

  加快转型升级。一是集聚了互联网金融、云计算、物联网、电子商务、数字内容等新兴产业集群,带动相关产业高速发展。二是盘活了存量房产约100万平方米,实现“腾笼换鸟”。三是利用“互联网+”、个性定制等方式,增加了临安坚果、桐庐制笔等传统“块状经济”总量。

  拉动有效投资。2015年,41个特色小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8亿元,产业投资占比超过75%,企业投资占比高达82.8%,政府投资仅占17.2%,政府投资杠杆效应达4.8倍。

  推动创业创新。杭州形成了阿里系、浙大系、海归系、浙商系为代表的创新创业“新四军”,发展成就硕果累累,共打造众创空间25家,占全市总数的一半,入驻创业项目1374个,引进创业创新人才9800多名,落户各类金融机构500多家,举办各类创业大赛、论坛等活动600多场次。

  改善人居环境。目前,杭州11个特色小镇已建成AAA级以上旅游景区,16个特色小镇已按照AAA级旅游景区标准进行改造提升;开发了航空、制造体验、慢生活、摄影等特色旅游线路,筹建了西湖大学、北外杭州中学、邵逸夫医院国际医疗中心等高水平配套设施。

  (本报记者孙军整理)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