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从全省转型发展攻坚推进会议上传来喜讯:孟州市产业集聚区入选“2016年度河南省十强产业集聚区”,位居第六名,较上年度提升4个位次,这也是该市产业集聚区第四次进入全省“十强”。
2016年以来,孟州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1834”总体工作思路,坚持把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八大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按照“345”的发展思路(即明确“保十强晋三星、打造千亿级产业集聚区、争创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个发展目标,建设装备制造、皮革制造、生物化工、德众保税4个超200亿元的产业园区,培育电子信息、新材料、食品、石油化工、小微企业5个超30亿元的特色产业园区),突出“发展为上,项目为王”的发展理念,倾力培育装备制造、皮革制造、生物化工等主导产业,经济运行态势良好、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平台建设稳步推进,产业集聚区经济发展总量和发展质量再上新台阶。2016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805.6亿元,同比增长14.4%,完成税收7.05亿元,同比增长31.4%,产业集聚区已成为该市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和全省最具竞争力的产业集聚区之一。
一是抓开放招商。该市始终坚持大招商、招大商,组建招商小分队,聘请招商顾问,开展以企招商、以商招商、产业招商、节会招商。德众保税区对外平台优势凸显,拥有全省第二家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的海关监管区,进口肉类指定口岸获得国家质检总局批复,德众综合保税区正在加快申建。2016年进出口总额完成7亿美元,居全省县(市)前列。今年年初,与河北御捷集团达成合作协议,投资50亿元,主要实施年产15万辆低速纯电动车、年产10万台锂电池包及关重零部件配套基地项目、新能源汽车小镇3个项目。今年一季度,又引进项目13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9个。
二是抓项目建设。该市坚持项目为王,大上项目、上大项目。2016年以来,围绕主导产业延链补链,谋划建设了一批大项目:围绕装备制造产业,推进中原内配与德国公司合作的总投资10亿元的钢质活塞项目、与英国公司洽谈的总投资15亿元的汽车零部件项目等总投资150亿元的30个项目;围绕皮革制造产业,规划建设总投资150亿元、占地3平方公里的隆丰毛皮综合加工产业园,实施DESMA制鞋、高档饰品、高档牛皮革等36个项目;围绕生物化工产业,实施好总投资130亿元的豫农生物科技产业园二期、总投资8亿元的异VC钠等27个项目。
三是抓创新驱动。该市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动力转换的关键,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强化科技创新,与世界一流的检测认证机构德国莱茵集团合作建成高新技术服务中心,建成7家海外研发中心。国际国内专利申请量达439件,居焦作市第一位。推进“互联网+”创新。“触网”工业企业达160多家,30家企业开展了跨境电商业务,被评为“全国互联网最具活力县域”。探索服务模式创新,建设“老家莫沟”,打造德众保税小镇,为产业集聚区提供生产生活配套服务。
四是抓质效提升。落实焦作市委关于推动工业质量、效益“双提升”的要求,腾笼换鸟盘活闲置用地3000多亩。引导企业挖潜内部存量,容积率由0.8提高到1.1。增加单位土地投入产出强度,本次观摩的3个项目投资强度达625万元/亩。
五是抓环境优化。通过“学深杭、促创新”,进一步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优化软环境,将2017年定为“企业服务年”,牢固树立“一升一降”两个理念。“升”就是提升服务水平,“降”就是降低企业成本。优化硬环境,抓住创建“全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首批县(市)的机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总投资44.8亿元的“铁公机”项目,即建设城际铁路、黄河公路大桥、通用机场,黄河公路大桥有望近日动工;建设总投资20亿元的生态水系,形成九河九湖一环城、十九水库四湿地;建设总长142公里的“三环+四横+八纵”路网,全面提升承载能力。 (牛联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