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记者多次对太极拳爱好者采访过程中,时常听到一些人的疑问:练拳怎样才能做到立身中正?
“立身中正是指练太极拳时对拳架的一种总体要求,特别对头部、躯干胸部、下肢裆部要求动作到位。”我市武术名师王艳琴做客本期《名师大讲堂》,就读者提出的问题答疑解惑。
太极拳是一种武术项目,也是一种健身运动,借鉴并吸收了中国传统哲学、医术、武术的合理内容,动作缓慢而柔和,适合任何年龄、性别、体型的人练习。王艳琴表示,练太极拳时要注意拳架大方舒展,头要正直,绝不可低头或仰面、左右歪斜、摇头晃脑。
陈鑫拳论中讲:拳自始至终顶劲决不可失,一失顶劲,四肢则无所附攀且无精神,故必领起,以为周身纲领。
“练拳时要保持顶劲,就是要求头顶百会穴轻轻上提,这样可以使头部自然垂直,面部肌肉自然放松,两眼要平视,意向何去,眼光先去,身、手、腿的动作随着前去,眼神要随着做关键动作的手足而运动。目光不能呆滞,也不可游移不定。”王艳琴说,除上述要求外,练拳时口唇要轻闭,齿要微合,舌微贴上腭,这样能使口腔津液分泌较多,可以润喉,同时将津液咽入胃内,还有助于消化。呼吸时要用鼻子自然呼吸,如感觉呼吸不畅,可按发劲的速度微微张口,将气呼出,呼毕即合唇。下颌要微向内收,头脑要清醒,思想要高度集中,不可有杂念。
太极拳是采用腹式呼吸,为此,含胸塌腰也是练习太极拳的要领之一。含胸要求胸部感觉宽舒,呼吸自然,运动中不能心情紧张,横气填胸。“两肩放松,微向前合,自然使胸部微含,不凸不凹,谨防含胸变成凹胸。胸腰折叠运化在技击中能起到很大作用,所以有时胸部随动作而变化。”王艳琴说。
同时,她还介绍,练拳时要腹部松沉。由于太极拳要求气沉丹田,由丹田将气运于四肢,所以腹部随着动作的快慢而动,这样腹部逐渐充实饱满,好像打足气的皮球一样,富有弹性,练习日久,一动就感觉到腹内产生一种气流在旋转。
拳论讲:主宰于腰。就说明腰在练拳中是身体上下转动的关键,对于全身动作的变化、调整重心稳定以及推动劲力到人体的各部位,腰部都起着主要作用。拳论又说:腰为车轴如轮。则是要求腰部直竖、稳定、圆转灵活,像轴心一样带动内气和四肢如车轮般旋转。
“太极拳内劲的运转,就是通过腰脊带动四肢运转,但腰的转动要随动作的变化而变化,练柔劲时要活腰,发劲时要拧腰,定势时要塌腰。同时,运动时要‘收臀提肛’,使气团聚于小腹。”王艳琴说。
说到练太极拳的下肢动作,王艳琴特别强调,练太极拳要求裆要圆又要虚,不可夹住,像人字形的为夹裆。圆裆应使胯根撑开,两膝微向里扣。腰胯松沉、臀部内收,裆劲自足,脚底自然有力,桩步自然稳固。
“在习练太极拳过程中,裆与腰要配合,活腰应松裆,塌腰应开档,拧腰应扣裆。太极拳运动中的开步,就是要屈膝松胯,脚尖内扣,足跟里侧贴地面轻轻蹬出,然后再移动重心。总之,从足跟到头顶,内有五脏百骸,外有肌肤毫毛,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王艳琴说。
名师档案:
王艳琴,陈式太极拳“四大金刚”之一朱天才大师弟子、国家武术六段、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河南省一级荣誉裁判员、焦作市武术名师。现任河南省太极拳协会理事、焦作市陈式太极拳协会副会长、焦作市健身气功协会副会长、焦作市武术协会副秘书长。曾经多次参加国内外传统武术及太极拳大赛,获个人、团体金奖,并多次在市级太极拳比赛中担任裁判员。
如果你在习练太极拳过程中有什么困惑,请添加微信号tjqzk,或将你的问题发送至电子邮箱jzrbgxb@126.com,也可编写短信发送至手机13569191591,武术名师将在《名师大讲堂》栏目为你答疑释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