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①)全面加快征迁安置工作的推进速度。
4月6日,王小平带领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先后到解放区新庄村征迁现场、西于村和谐嘉苑安置小区、东于村征迁现场和山阳区集中安置小区,详细了解征迁进度、安置房建设、群众补偿标准等情况,并再次强调征迁安置工作要本着“以人为本,和谐征迁”的原则,倾听群众呼声,征求基层意见,千方百计为群众搞好服务、改善居住环境,确保群众搬得出、住得稳、能发展、可致富,让群众过上更舒心、更幸福的生活。
在征迁安置工作中,作为主战场的解放区、山阳区统一部署,积极创新征迁安置工作机制,主动作为、克难攻坚。
解放区300多名党员干部组成7个征迁安置工作队,驻扎进村,以不怕委屈、不怕吃苦、不怕麻烦的“三不怕”精神投入征迁安置工作。他们不分昼夜,积极开展宣传动员、了解诉求、摸底调研、核查数据等征迁安置工作,设身处地为征迁群众着想,为征迁群众负责,赢得了征迁群众对征迁安置工作的理解、支持和配合,让征迁群众搬得舒心、放心、安心,加快了征迁安置进度。
山阳区由党政一把手挂帅指挥,建立了区委常委牵头、县级干部包村、区直部门和街道包户、村组干部联系到人的四级责任落实体系,迅速部署征迁工作,形成了上下一股劲、齐心抓落实的强大合力,加快了征迁安置进度。
无私奉献精神在征迁一线凝聚升华
在南水北调城区段绿化带征迁安置工作中,全市近千人组成的征迁大军日夜工作在征迁一线,他们无私奉献、以心换心,赢得了群众理解,推进了征迁进度。
市南水北调城区段建设指挥部抽调100余名市直单位人员,组建13支市直单位驻村工作队,与解放区、山阳区区直分包单位征迁工作人员一起,走进征迁群众家里,积极开展征迁安置工作。
市国土资源局解放分局局长原风翔带领20余名工作人员分成7个小组,深入征迁一线,不厌其烦地为群众解答各类征迁安置问题,一遍遍做群众的思想工作,鼓励征迁群众支持南水北调城区段绿化带建设。在入户走访过程中,征迁工作人员虽多次遭到个别征迁群众的抵触,但他们凭着真诚的态度和满腔的热情,化解了群众的抵触情绪,赢得了征迁群众的信赖,实现了顺利征迁。
征迁过程,是一个真心换真心、相互感动温暖的过程。
山阳区定和街道新兴社区小庄新村小区涉及征迁群众246户及部分企事业单位,其中60户征迁群众为城镇居民。定和街道、新兴社区了解到征迁群众过渡房源难找的情况后,积极与市房管中心对接,帮助符合政策的征迁群众申请廉租房、公租房;积极联系全市各大房屋中介公司,帮助征迁群众在全市范围内寻找合适房源,不到一周时间就为征迁群众整合过渡房源100余套,为征迁群众过渡安置提供了便利。
解放区王褚街道西王褚村一户征迁户发现征迁房屋有漏登部分,分包该户的该区民主街道工作小分队工作人员李首亚、王凯3次上门补登,对漏登部分进行细致测量登记,耐心解答一个个问题,直到该征迁户满意。86岁征迁户张福运老人住院,工作队员带着慰问品多次到医院看望老人,耐心讲解绿化带征迁的意义、政策和补偿标准,悉心了解老人诉求,并将评估结果和补偿数额一一说给老人听,老人在医院病床上愉快地签署了征迁协议书。
为了完成征迁安置工作,许多征迁干部忘我工作,顾不上自己的家庭,他们认真负责的精神和真诚的付出,感动了征迁群众。
山阳区东方红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史作州,女儿今年高考,他因为天天工作在山阳区恩村三街征迁现场,根本抽不出时间关注女儿的学习。他的父亲连续做过两次大手术,为了不给他添麻烦,老人选择回武陟老家独住。春节回过一趟老家,一直到现在,史作州都没时间再回去看望老父亲一次。
东方红街道办事处征迁队员、共产党员李东强日夜工作在征迁一线,他的母亲身患重病需要照顾,他却分身乏术,照顾母亲、接送孩子上下学的重任只能由妻子承担。他没有请过一次假,也没有一句怨言。
解放区七百间街道驻西于村工作小分队工作人员郝琳的母亲瘫痪在床,长年需要人照顾,孩子即将参加中考,她克服种种困难,每天按时到征迁户家里做工作,讲政策、解疑惑,交朋友、促搬迁。她分包的征迁户中有一家在新疆打工,家中有房无人。她主动向其邻居打听,与户主取得联系,并通过多种形式向户主讲解征迁的意义、政策和要求,使这位征迁户深受感动,表示积极支持征迁工作。
征迁安置工作人员用真心、诚心和公心,换得了征迁群众的理解、支持和信任,赢得了征迁安置工作的群众基础。工作人员把征迁群众当成亲人,越来越多的征迁群众也把工作人员当成了知心人。
忠诚担当、克难攻坚,群众至上、真情服务
征迁安置工作自开展以来,我市各有关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合力攻坚、真抓实干,努力为征迁群众解决征迁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为和谐征迁营造了良好氛围。
2月20日,全市南水北调城区段绿化带征迁工作推进会在定和村安置小区召开,就西区供水、供电、供气等遗留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与市直驻村工作队、区直驻村工作队、新城街道、定和村以及市房管、质监、电力、水务、燃气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共同制订问题解决方案。
推进会召开后,市房管、质监、电力、水务、燃气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分别召开专题会议,主动作为、克难攻坚,迅速成立攻坚突击队,日夜奋战在施工一线,确保了定和村安置小区建设的顺利推进。
焦作水务公司、焦作供电公司等5家单位高度重视、迅速行动,不讲价钱、不谈条件,做到第一时间人员到位、第一时间开工建设,全力协调解决征迁工作和安置小区配套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尽最大努力解决征迁群众的实际困难,为南水北调城区段绿化带征迁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焦作水务公司施工人员夜以继日、加班加点赶工期,提前完成小区通水工作,确保征迁群众早日用上自来水;焦作中燃公司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规划、科学布局,精准对接各项工作,确保工程如期完成;焦作供电公司抽调精兵强将进驻施工现场,积极开展施工作业,确保小区如期供电……施工过程中,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亲自过问、亲自安排,分管副职现场指挥、协调推进,施工人员不怕辛苦、加班加点,圆满完成了定和村安置小区西区水电气供应、电梯检测及房屋面积测量任务,为定和村集中征迁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为着力解决关系征迁群众切身利益的就业、就医、就学、社保等急事、难事,市人社、教育、卫生、民政、国土等部门全力支持南水北调绿化带征迁工作,尽最大努力为征迁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帮助征迁群众顺利完成过渡安置工作。
市南水北调城区段建设指挥部社会保障组修订完善22项社保优惠政策,将征迁群众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范围,由所在辖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登记、参保、缴费。优先为征迁群众办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为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本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家庭申请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根据“就近入学”的原则对跨区域安置的征迁群众子女予以就学安置,为征迁群众协调医疗、卫生资源,确保征迁群众优先享受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市人社局积极联合解放区人社局、山阳区人社局,分别在市人才交流中心、市人力资源市场、东于村安置小区、豫龙商贸城,专门为南水北调征迁群众举办了4场“春风行动”南水北调征迁安置专场招聘会,126家企业为需要就业的征迁群众提供3730个就业岗位,当天就有477人与招聘企业初步达成就业意向。招聘会现场还设置了求职登记、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展板和政策咨询服务台,工作人员现场解答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发放各类宣传资料,解决征迁群众的就业难题。
随着南水北调城区段绿化带征迁工作的不断推进,我市上下全力以赴、攻坚克难的工作氛围愈发浓厚,山阳儿女奋勇前行、敢为人先、无私奉献,为我市南水北调城区段绿化带建设工作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