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宝宝的鼻子更加容易出状况,儿童鼻炎最为常见。每年4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被设定为“全国爱鼻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呵护鼻腔,畅享呼吸”。据了解,近年来,儿童过敏性疾病发病率有明显增多趋势,仅过敏性鼻炎发病率占10%以上。过敏性鼻炎是各种鼻炎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超过三分之一的儿童患者最终发展为哮喘,而罹患鼻息肉、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加。因此,千万不能对儿童的鼻炎掉以轻心,小鼻子也会引发“大问题”。
今天,我们《中医健康会客厅》邀请市中医院儿科主任王宏霞,请这位擅长诊治儿童鼻炎的专家为我们聊一聊这方面的话题。
主持人:每年4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被设定为“全国爱鼻日”,对于这样一个健康主题日,相信大多数人都感到陌生。王主任,请您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王宏霞:好的。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鼻子呢?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会觉得鼻子只是一个给脸庞带来美观的器官,忽视了鼻子在人体中的功能与作用。鼻子具有呼吸、通气、嗅觉等综合功能。在鼻腔健康工作的情况下,我们觉得一切顺理成章,习以为常。一旦出现鼻塞等症状时,这才意识到它在健康中占据的重要地位。
中医讲“肺开窍于鼻”,意思是鼻子是呼吸系统的大门,24小时不停地呼吸,大量致病菌堆积于鼻腔内,导致鼻腔发生病变,使鼻炎患者逐年增加。为了引起公众对呼吸健康和鼻部疾病的关注,2003年,北京同仁医院、上海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河南省军区医院耳鼻喉科等机构倡导设立了“全国爱鼻日”。
主持人:为什么春季是鼻科疾病的高发季节?
王宏霞:鼻炎四季均可发病,但春季最为常见。中医认为,肺喜润恶燥,喜热恶寒。鼻子对冷热交替过快的气候变化适应能力较差,在还没有适应冷空气的情况下,就容易诱发鼻炎。春天季候干燥,气温不稳定,而且柳絮、花粉也都出来“作怪”,这些都是影响鼻部健康的重要因素,这些都容易导致鼻炎发作。尤其是儿童,身体各器官的形态发育和生理功能不完善,造成儿童抵抗力和对外界适应力较差,因此儿童更容易患鼻炎。
主持人:在一般人看来,鼻炎就是打喷嚏、流鼻涕,没什么大不了。对于这个观点,您认同吗?
王宏霞:这是个认识误区。在日常生活中,持有这样观点的人还真不少。鼻炎虽小,但其危害甚大。早在2001年,过敏性鼻炎就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引发哮喘的高危因素。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过敏性鼻炎反复发作到严重程度后,除了会引发哮喘之外,还会引发鼻窦炎、中耳炎等疾病。而孩子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鼻炎会降低患儿的睡眠质量,从而影响身高和智力发育。此外,鼻炎患者如果经常出现鼻塞、流鼻涕、鼻痒、打喷嚏等症状,时间久了,就会从“鼻呼吸”改为“口呼吸”,易致面部发育畸形。虽然鼻炎不是致命疾病,却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以导致许多功能、记忆和情感方面的损害,特别是青少年,患上鼻炎后,对孩子的学习影响非常大,可以造成青少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因此,患了鼻炎,一定要尽早治疗。
主持人:生活中,不少人对鼻炎没有正确的认识,错把鼻炎当成普通感冒。我们该如何区分鼻炎、鼻窦炎和感冒呢?
王宏霞:儿童鼻炎和感冒的症状非常相似,孩子在出现鼻塞、咽痛、头痛、打喷嚏等症状时,家长往往会认为孩子感冒了。不但如此,一些患儿在就诊时,也容易被漏诊和误诊。据统计,大约有三分之一的鼻窦炎患儿被误诊误治,长期得不到正确治疗。
通常的感冒是鼻病毒的感染,7天左右就会好。若一直不好的话,仅限于鼻子局部症状,没有发烧、全身乏力等,就说明是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跟环境有关系,比如,对尘螨过敏的小朋友离开尘螨的环境,症状就会减轻或者消失,说明他患的是过敏性鼻炎而不是感冒。
主持人:我们常说防患于未然。任何疾病,预防的作用远大于治疗。王主任,我们如何教孩子预防鼻炎的发生呢?
王宏霞:家长可以注意以下几点,做好预防工作:一是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多喝水,不吃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B与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可有效减缓过敏现象。二是坚持适度运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与生活环境。春季踏青要注意避开易引起过敏的花粉,过敏性鼻炎患者外出可佩戴口罩。三是保持早睡早起的生活规律,勤换被套、床单;不用手揉眼、抠鼻等;可用生理盐水洗鼻,学会正确擤鼻涕,饭前便后及时洗手。
主持人:在治疗儿童鼻炎方面,中医有哪些优势呢?
王宏霞:鼻炎在中医上统称鼻渊。中医认为,这些症状的产生,是因患者的机体正气不足,不能抵御外邪而发生。在治疗儿童鼻炎、鼻窦炎方面,中医有独特疗效。另外,除了中药治疗外,我们还采用中医推拿、穴位贴敷等疗法进行辅助治疗,均有意想不到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