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丨社情民意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十二届市十大杰出(优秀)青年评选揭晓
正视问题 加压奋进 打赢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
我市“电代煤”“气代煤”工作开展情况通报
农工党焦作市委 召开“学深杭、促创新”学习动员会
全市政府系统 办公室主任工作会昨日召开
示范区:六突破集聚创新正能量
武陟县:抓创建提升对外新形象
为了一个藏族男孩的微笑
博爱贵屯古民居 期待掀起盖头来
“快闪诵读”活动 推动全民阅读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4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博爱贵屯古民居 期待掀起盖头来
本报记者 王龙卿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博爱县贵屯村中保存大量清代民居,从清代早期一直延续到清代晚期,其中清代中期的院落和建筑保存最多,是河南省保存较好的民居建筑群之一。大部分院落是我国北方典型的四合院建筑形式,单体建筑多为楼阁式,建筑特色与山西晋商建造的民居非常相似。该村民居建筑群对研究我国北方民居的布局、建筑手法、装饰方法和建筑民俗习惯等有着重要价值。但由于还不是文物保护单位,每年都有一部分消失。保护迫在眉睫。”近日,记者在贵屯村采访时,市文物局专家赵德才说。

  贵屯村位于博爱县城东约2公里处,属柏山镇管辖。该村东西长1500米,南北宽1200米,面积120万平方米,人口9000余口。整个村落坐北面南,四周地势平坦。在村主干街道两旁和胡同内,星罗棋布地分布着各种类型的古代民居建筑院落和单体建筑。这些古民居饱经沧桑,历尽劫难,依然挺立,实属难得。它是历史的见证,是河南省清代民居的活化石,它无声地再现当时的建筑理念和文化传承。

  据赵德才介绍,贵屯村有五条主要街道,每条街道都有古民居分布,其中以五街保存最多、最为集中。五街古民居整体建筑风貌尚存,沿街两边高低错落的古民居,在灰色调的衬托下,显得古朴典雅。

  贵屯村古民居的建筑时代,因年代久远,地方志上没有记载。但赵德才对这些建筑大梁上的墨书进行认真的辨识,在几座建筑上辨认出年代记载。最早的为康熙十五年,其他大多为乾隆、嘉庆、道光年间的建筑。贵屯村古民居经历300余年的风雨沧桑,至今仍保留完好的有12个院落200余间房屋。贵屯村古民居的建筑时代从清代早期,一直延续到民国。有些建筑的构件和建筑手法还保留有明代以前的特点,如鼓镜式柱础石;墙体砌砖有明显的不岔分现象等。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根据贵屯村现存清代民居主体院落平面布局及建筑进深的不同,可划分为三进院、二进院和一进院(四合院)多种形式。三进院落中,以赵复礼、赵大茂两家保存得最好。

  贵屯古民居的特色,以中轴线对称布局,军事防御功能明显。村里的四合院比较封闭且具有极佳的防御效果。村中现存的古民居,基本属于砖(石)木框架结构,墙体均为双面砌墙,看似结构不牢固,可墙体内的立柱却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故许多建筑虽然经历几个世纪的风雨、多次地震等,却挺立不倒。这是先民智慧的结晶,得到了千百年的验证。省文物局领导考察后,对赵复礼故居等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可以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