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山阳城 上一版3
缝山公园游记
图片新闻
诗词九首
图片新闻
母亲, 我永远爱您
春 宴
词四首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7 年4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缝山公园游记

作者: □王中伟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焦作城北有座缝山公园,是座寓意深刻的国家矿山森林公园。周末,我们一家三口邀约了我的大学同学范教授,和其贤伉俪一起,两家人同游缝山公园。

  缝山公园距中心城区很近,从我们居住的宾馆出发,20分钟就到了山脚。但停车就花了将近10分钟,足见缝山公园人气之旺。

  缝山虽称作山,其实海拔只有300多米,在来自王屋山区的我们眼中,只能算作一段土坡。缝山公园没有名山大川的旖旎风光,也没有人文景观的深沉内涵。像洛阳周山森林公园、济源南山森林公园一样,在他乡籍籍无名,却成了当地人专享的乐园。

  同学还未到,我们就先在停车场北的草地上闲游。越过小坡,蓦然发现了一个很奇特的萝卜园——这虽然是人工构筑的巨型工艺品,但根茎与叶片俱栩栩如生。走近看,圆柱形的根茎其实中空,有的还延伸出滑梯。不时地有顽皮的儿童从大萝卜的窗口探出头来,扮个鬼脸。

  萝卜园再往北,隐隐有健身器材的影子。儿子已经站在坡上,在向我们招手。急急而上,健身器材的种类还挺齐全。一家三口总动员,有踩的,有蹬的,有转的,乐在其中。旁边一个四方的桌子,以为只是设计来放置物品的,细看之下,上面竟然还画有棋盘,一物多用,让我们有些诧异于设计者的匠心。

  健身园东,有一池碧水。北方人的情思,总是以有山有水为佳。走到近前,“缝山湖”三个大字映入眼帘。水面有千把平方米,叫湖可能有些轻蔑了这个字眼。水颇清澈,探头看,居然有群鱼出没。

  一会儿,同学到来,两家人会齐,开始登山。山路有多条,当地政府筑有石阶可供上下,但同学太太卢女士建议我们走左侧土路,说是石阶对人的膝盖不好,于是我们奔土路而去。这是当地人攀缘日久而形成的一条小路,路面杂有大小不一的破碎山石,硌得脚酸痛。路的两边,有茂密的藤类植物,不时扯挂我们的衣衫。摇晃着向上,有童年光脚在乡村道路奔走的感觉,更有在村边山林穿行的情思。

  缝山公园绿化颇佳,山谷里有大片的松林,给寂寥的早春增添了生机。路边桃花开得正艳,我太太和卢女士就拿手机大照特照。有人说,桃花易使人感念似水流年,记得哪位不知名的文人曾写道,要懒懒地捻着灯花,在风起云涌的日子里,悄悄收藏起那些杨柳青青、桃花正浓的美丽往事;期盼着,在下一个桃花纷飞的季节,心上的人会吹一曲清箫,踏月而来。那是多么清丽的一幅画卷啊!我们不说话,静静地看着她俩欢笑,直到儿子惊喜地大叫。循声过去,一片片金黄色的花海就在眼前了。

  我不知道该如何描述那雍容华贵中的惊艳。我以为是逢着了一群身着皇家盛装的仙子,在舞她们的翩跹,而我显然已经醉在其中了。那温婉如小女人一般的黄色花朵,花开四瓣,像垂吊的灯笼,像似张未张的翅膀,挤挤挨挨地连缀在一起,在软软的风中,燃放了枝头的烂漫;那是一种鹅黄的娇嫩,是一种柔弱的矜持,伴着几缕星星点点的叶芽,在春的诱惑里,张扬着一分明媚,一分暖意。她是春的使者,唤醒了一冬的枯寂和静穆:我以为,这一定就是迎春花了。

  卢女士是学园艺出身,帮我指点那钟状黄花的旁边,还有一些六瓣星状的黄色小花,带着长长的喇叭花管,在稀拉拉地绽放着,而她们才是名声响亮的迎春花。倒是那个引发我诸多情思的黄花,有一个难记的名字,叫连翘。据说连翘是一味中药,能清热解毒,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效。“花本无心莺自诉”,连翘无心于我的礼赞,迎春则笑对我的无视。在我为缝山公园的艳丽而感怀之时,同学范教授对太太的判断生了质疑,有点疑惑是不是已经到了连翘盛开的节令。这位典型的学究于是给百里之外的家人打电话求证——在这个“大概”“差不多”盛行的时代,还有这样较真的同学让我在心里大大点了一个赞,当然也让一路随行的儿子获益匪浅。

  此处的山顶并非最高峰,往远处看,有一面红旗在高处仿佛向我们招手。范教授建议继续前行,于是转入一条僻静的小路。两边的树木还没有从冬的酣睡中苏醒,故而林徽因诗中“新鲜初放芽的绿”就无从寻觅了。但是那种寂寂的感觉,使在人声鼎沸中处惯了的我们,心一下子变得很松弛。

  穿过那面招摇的红旗,继续前行,就到了本次出行唯一可称得上险字的山路:一处高两三米的陡坡。我为了保险起见,干脆坐到山石上,拿登山杖支撑着跳跃而下。过了这段山路,就与一条大路相交,前面就是缝山针雕塑园。

  卢女士在当地林站当过站长,对缝山公园熟悉得很,我们看到的大量植被都是经她和她的同事们栽植。据她讲,缝山原来有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凤凰山。后来因为发现了开采价值,这里就出现了众多的采石场,每天炮火连天、尘土飞扬,以致山体千疮百孔,植被贫瘠。后来,急剧恶化的环境终于引起了人们的反思,市政府决定关停所有的采石场,依山就势,把这里建成矿山公园。焦作市的两位艺术家受命为这座公园制作雕塑,两人立足山脚,电光火石之间,灵感迸发,以大自然为生命体,创意了缝山针的设计:要用一根手术针,缝补遍体鳞伤的凤凰山,帮助它恢复生态,休养生息。凤凰山的改造从2001年开始,前后历时10余年,其间动用了先进的喷播技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凭着煤城人特有的坚忍与耐心,终于把一个满目疮痍的山体,修复成满眼苍翠的人造公园。缝山针公园以此得名,后来正式命名时,把针去掉了,称为缝山公园。

  名字的针去掉了,但是巨大的钢针雕塑犹在。全针呈弯月形,针鼻与针尖历历,目测要长十几米,重数吨。缝山针耸立山巅,惟妙惟肖。它俯视着整个缝山公园,在和煦的春光中无声地诉说着什么。

  绕过这个形神俱备的针形雕塑,很惊奇地看到一个巨大的钢制顶针。顶针是早年家庭妇女的标配,做针线活时套在拇指上,遇布匹较厚针线难以通过时,就拿这顶针顶住针鼻,可助力通过。想不到雕塑的创意者如此考虑周全,缝山的故事虽为比拟,但在此时此地却又那么真切,让人震撼。

  游完雕塑园,顺着台阶而下。台阶不像想象得那么恐惧,只是人工修筑的道路没有那么多的野趣,一切都中规中矩。石砌的台阶,石制的栏杆,木制的休息亭,让人又有进入笼中的感觉。此时一位漂亮的少妇从我们身边婀娜地飘过,银铃般的笑声,让人心旌荡漾。正如林徽因所说“笑响点亮了四面风”,真的是精妙绝伦。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芬芳,不知是花香,还是传说中的女人香。古语云,美女是要以玉为骨,以雪为肤,芙蓉为面,杨柳为姿。因为这艳丽少妇的养眼,给了无聊的归途平添了一分亮色。我在大大的责备自己心性不定,狂放不羁的同时,又自慰心毕竟未完全老去。掩饰诡秘的心思,结束了缝山之行。

  返程回到焦作市区,同村一位在焦作发展的兄长设宴款待。因为不胜酒力,晕乎乎返回济源。

  归程半梦半醒之间,蓦然觉得又回到了缝山公园脚下,在明媚的春光里,缝山幻化成了苏轼笔下的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感念她所经历的种种磨难,我一时有了想拥她入怀的冲动,而眼眶不禁有潮潮的感觉……

  □王中伟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