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怀川亮点 记者脚步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处处盛开“金银花”
图片新闻
春到源沟气象新
图片新闻
国槐国花醉乡村
图片新闻
残联铺就脱贫路
水浒小镇兴古周
古槐原乡风情浓
图片新闻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4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残联铺就脱贫路
本报记者 贾定兴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明亮的多媒体教室、舒适的住宿环境、可口的饭菜等都让第一次到这里参加培训的80余名残疾人学员十分欣喜。课堂上,专业讲师的精彩授课不仅赢得了学员的掌声,还增强了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

  这是4月11日孟州市槐树乡油用牡丹就业培训扶贫基地的第一期(总第八期)油用牡丹培训班开班仪式上的一幕。

  走在基地里硬化过后的水泥路面上,槐树乡民政所所长、残联理事苏竹元兴致勃勃地对记者介绍着基地内的一草一木。自打这基地建成后,他心里的一块大石头也落下了。“残疾人终于能有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学习场所了。”话说到这里,苏竹元更激动了。

  苏竹元告诉记者,2014年10月13日,在时任槐树乡乡长杨凯和他的力促下,在该乡乡政府的会议室里举办的首期油用牡丹培训班引起轰动,在焦作市、孟州市两级残联的支持下,培训班举行了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乡政府还组成了流动宣讲团到各个村授课。如何能让残疾人学员能有一个固定、安静的场所学习和休息?一直是杨凯和苏竹元共同的心愿。

  最终,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由焦作市残联投资100多万元的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于今年3月建成,基地共有9间宿舍、1间多媒体教室和1间餐厅,能容纳100人在这里就餐、学习和住宿,孟州市残联则负责基地的日常开销和学员管理。该市残联负责人告诉记者,考虑到一些残疾人学员行动不便,他们允许这些学员的直系亲属陪同前来,照顾其生活起居,家属的费用也由孟州市残联承担。

  中午吃过饭,赵和镇西赵和村村民刘明祯没有去休息,而是选择在教室仔细翻看上午的笔记,这对于今年62岁的他来说,不是件容易事,可他却激动地说:“残联和政府让我们残疾人有了属于自己的学习班,这么好的条件,我得抓紧一切时间学习,争取学成致富。”

  据了解,截止到2016年年底,孟州市残疾人油用牡丹种植培训班已举办七期,培训学员698名。扶持贫困残疾人种植油用牡丹1100亩,辐射带动残疾人种植油用牡丹达1500亩。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