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月18日到4月17日,在执行攻坚第一战役期间,山阳区法院重拳出击,严查、严办、严打拒执犯罪,公诉和自诉双管齐下,对“老赖”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同时,开展舆论宣传攻势,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行各种宣传活动,加大对“老赖”的曝光力度,不断挤压其生存空间,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赢得了辖区群众的称赞。
一手抓打击、一手抓宣传
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观望者主动履行
“为了快立、快审、快判,该院刑庭开辟了拒执罪审理绿色通道,确定专职的办案人员,仅上周就审理了14起拒执案件,涉及18名被告人,包括部分公职‘老赖’,解决了一批久拖不决的执行案件。”4月19日上午,山阳区法院刑庭法官罗蒙楠对记者说。
据了解,近5年来,山阳区法院共录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2693条,网络司法拍卖317件,司法拘留89人,限制高消费547人,以拒执罪判处46人。今年执行攻坚第一战役打响后,该院执行干警夜以继日、连续奋战,共审理拒执案件87起195人,审理期间因被执行人主动履行法律义务撤诉70人,26名“老赖”被判拒执罪。
“打击拒执犯罪决不能手软,必须全力以赴,彻底打消‘老赖’的侥幸心理。在目前的高压态势下,部分被执行人已经自觉履行了法律义务。下一步,我们要加大宣传和曝光力度,开展多种多样的宣传活动,进一步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该院党组书记、院长朱战利表示。
为了圆满完成打击拒执犯罪的工作任务,山阳区法院在排查积案的基础上,研究、挑选重点案件,对符合拒执罪标准的案件建立责任清单,进行任务分解,明确职责分工。该院党组成员挂帅成立执行攻坚组,负责全面督促协调打击拒执犯罪工作。该院还成立应急保障组、宣传报道组、评查问责组、异议审查组,用尽各种执行措施,严格规范开展执行攻坚。
在执行宣传上,该院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将“老赖”的身份信息、家庭住址、个人照片、涉案金额等予以曝光,还借助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介的力量,全方位、多层次地营造舆论宣传氛围。
被执行人宋某因欠钱不还,一直在外东躲西藏逃避执行。今年4月初,宋某的弟弟小宋在社区看到哥哥的名字出现在曝光的“老赖”名单中,其也因此被邻居指指点点。于是,他主动联系了执行法官。当小宋了解到申请人生活十分困难、急需用钱看病时,主动提出替哥哥还债,还清了1万余元的本金和利息。“实践证明,社区大头贴的曝光手段简单有效。下一步,我们会继续用好这种曝光手段,同时积极探索更多、更好的宣传方式。”该院执行局局长康福军说。
部门联动、司法为民
切实维护困难群体的胜诉权益
“农民工讨薪案件事再小也是大事,我们要用足、用好法律强制措施,全力保障农民工的胜诉权益。”朱战利说。在第一战役中,该院牢固树立司法为民的理念,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案件执行的各个环节都充分感受到法律的公平正义,让困难群体感受到司法的关怀与温暖。
2015年4月,刘某等4人到某物业公司当门卫,月薪800元,但其工作近3个月没拿到一分钱。刘某年近六旬,其卧病在床的老伴儿每月治疗费需要五六百元,两人就靠着刘某每月800元的工资维持家庭开销。刘某胜诉后,案件进入执行程序。执行干警经过多方寻找,终于找到了被执行人王某,并将其拘传到法院。王某到案后,后悔不已,连忙让人将拖欠的工资送到法院。刘某及时拿到了工资,解了一家的燃眉之急。
破解执行顽疾,实现“有的放矢”的精准打击,法院一家唱“独角戏”是不行的,必须加强部门联动,一起跳“集体舞”。2013年,装修队老板郭某欠工人赵某等人10余万元工资和50余万元货款,突然“跑路”。工人起诉后,法院判决郭某支付赵某等人工资和货款60余万元。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郭某到处躲藏,执行干警找不到可供执行的财产。今年4月13日深夜,执行干警在公安民警的大力配合下,发现郭某在某星级酒店开房,遂立即组织人员对其进行抓捕。经过搜查,扣押郭某的奥迪牌轿车1辆、银行卡20余张、现金5000余元。“这些银行卡和轿车都是借朋友的。”一开始,郭某还故作镇定地进行狡辩,但听到自己已经涉嫌构成拒执犯罪,而且因数额巨大将面临刑法严惩时,郭某慌了,开始主动坦白,承认开发商给了他几套别墅,他愿意把别墅处置后偿还工人的工资和货款。
山阳区法院通过与公安、检察机关等部门的联动,与金融、房管等部门的密切配合,建立了执行工作的大格局,使得执行干警的出击快、准、狠,从而确保第一时间查找到被执行人的下落、第一时间掌控被执行人的财产信息,解决了大量棘手的难题,及时维护了困难群体的合法权益。
此外,山阳区法院还定期召开案情分析会,因案施策制订执行方案,对欠薪案件实行包案制度,责任到人,做到一案一部署,始终将打击拒执罪的利剑悬在“老赖”头上,以扎实有效的执行措施,全力保障农民工的胜诉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