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郭嘉莉)“儿子坐牢了,已经受到惩罚了,还要赔钱?门儿都没有!”两年来,艾某一直抱着“坐牢不赔钱”的思想对抗法律,四处躲藏,结果差点给自己招来牢狱之灾。
2014年11月,未满18周岁的小艾和小张因矛盾发生互殴,小艾用斧子将小张的头部打伤。经司法鉴定,小张的损伤程度为轻伤一级。住院期间,小张花去医药费1万余元。小艾因犯故意伤害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由于小艾犯罪时尚未成年,需要赔偿的费用应由其父亲艾某承担。艾某在支付了1000元医药费后,拒绝再支付剩余费用。
“艾某和张某都是一个村的,两家孩子打架闹出事后,小艾蹲了监狱,艾某自己还得赔钱,心里憋着一口气,所以就不愿配合执行。”承办该案的山阳区法院执行干警王洪亮向记者介绍。在多次索要剩余医药费未果后,小张的家人向山阳区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王洪亮曾多次找到艾某,要求其配合法院工作,付清剩余的医药费。艾某表示没有钱,干警也没有查到其他财产。之后的两年里,艾某对法院的传唤置若罔闻,还跟执行干警打起了“游击战”。“艾某曾在县里一家企业打工,执行干警查到了他的工资卡,将卡一冻结,他立即就不在该企业上班了。”王洪亮说。
找不到艾某,执行干警找到了出狱后去打工的小艾,并告诉小艾,其父已涉嫌拒执罪,希望小艾劝父亲早日投案自首。
在小艾和家人的劝说下,4月20日,艾某投案自首,并一次性结清了剩余的9000多元欠款。由于艾某当庭自愿认罪,并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法院最终对其免于刑事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