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怀川人物丨微创天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胸中山水生烟云
焦作民鑫中医院向肥胖症发起挑战
用中医药扼制“健康杀手”肥胖症
别把肥胖不当病
图片新闻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7 年4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胸中山水生烟云
——记北京画院职业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买鸿钧
作者:本报记者 陈作华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买鸿钧在他的画作前。
  本报记者 陈作华 摄
 
   

  核心提示

  他涉略广泛,诗词、书法、篆刻、戏曲、器乐、武术……丰厚的传统文化积淀于心中,融化于血脉里,最终灿然绽放在他的山水画作上。

  坚守中华美学传统,秉持中国画的写意精髓,他以“坐破蒲团,参静默悟”式的殉道精神,比同代人更早地返回到中国山水精神原点,并在那里重新出发,砥砺精进,进而完成当代山水新体格的重构。

  他就是买鸿钧,博爱籍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任北京画院专职画家。近日,本报记者专程赴京,探寻这位青年画家“为天地立心、继往圣绝学”的艺术成才路。

  山水精神造化功

  春节前夕,买鸿钧在北京近水山房艺术馆举办个人山水画品鉴会。借此机会,记者走近他的画作,走近他本人。

  作为开年大展,品鉴会上展出买鸿钧作品40余幅。其中,既有参加中国美术馆“烟云供养——买鸿钧山水艺术作品展”的巨幅力作,也有蕴涵林泉之意和写意精神的笔墨小品,较为全面地展现买鸿钧在山水画领域的成就与探索。

  形象清癯,谈吐诙谐,时有古典诗词或文言典故夹杂其间,说到兴奋处会开怀大笑甚或即席以京戏白口、唱词杂以交谈,妙趣横生,嬉笑中喻含着哲思。买鸿钧身上,带着某种艺术家特有的豪放与不羁。

  虽在年龄上尚属中青年画家之列,但其作品已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全国中国画展等国家级展览。数十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国内外重要艺术机构收藏。而今,他已在北京、山东、广东、河南、江苏等地及韩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法国、英国、奥地利、俄罗斯等国家举办过个人画展或联展。

  关于他的作品所达到的艺术高度,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评价说:“既能感受到北方画派的磅礴豪迈、沉厚宏敞,又能欣赏到南方的抒情浪漫、润明空蒙,他用笔墨书写胸中丘壑,让我们分享到他胸中山水之道的沛然与玄妙。鸿钧寄情山水,非为闲情逸致,而是有着为天地立心、继往圣绝学的文化使命意识。”

  那么,买鸿钧的艺术之路是怎样走来的呢?《中国文化人物》为其出版的特刊上这样评价道:“凡登临艺术高峰,必须静下心来,克服浮躁心理,摒弃功名欲望。只有潜心耕耘、用心创造、抓铁有印、踏石留痕,才能成就真正的艺术家。买鸿钧在从艺之路上诚心笃志,心无旁骛,耐得住大寂寞,下得了苦功夫,坚守着大格局,为继承民族文化血脉、弘扬民族文化精神作出了积极贡献。”

  “第一口奶水”是文化

  买鸿钧,1969年出生于博爱县清化镇西关村。爷爷一个朋友,名林化南。老人饱览诗书,精谙书法,买鸿钧吮吸的中国传统文化“第一口奶”,便是从林老那里得到的。

  买鸿钧从五六岁起,便跟着林化

  南先生学习书法、诗词,诵《三字经》《千字文》。“不知怎么回事,我就是喜欢跟林先生在一起,却不是太热衷跟同龄的小朋友玩耍。”买鸿钧说,“我整天泡在他家里,听他摇首诵诗,看他执笔挥墨。‘礼貌不周因学浅,人情疏识为家贫……’我至今还记得他捋髯说话的样子。”买鸿钧渐渐地痴迷上了画画,家中衣柜的两扇门成了画板,他用粉笔在上面画自己看到的东西,画了又擦、擦了又画,困倦时便时常会在衣柜里睡觉,弄的家里人经常入夜把他从柜子里抱到床上。

  “读小学时,得遇美术老师白河。我跟他学素描,他家里成了我的第二课堂。我感到,那时候已痴迷上了书法和绘画。”买鸿钧说。为此,他刚上初中就出现严重偏课,对数理化全然不理,逢这些课他都在悄悄地练字画画,以致作业本的背面都是字画或抄写的诗词古文。课间时,他却跑到池塘边背诵唐诗宋词。因为偏爱文科,他的作文总被老师当成范文讲析。

  后来,买鸿钧开始逃课。起初躲到家里阁楼上习画。后来,老师到家里告状,便只好每天佯装去学校,实则书包里装的是《马骀画宝》《芥子园画谱》《颜真卿字帖》等临摹范本,去的地方是亲戚家尚未建好的新房。寒冬腊月天,新房子连门窗都没有,他双手冻得像面包,仍坚持每天练字习画,乐此不疲。

  孜孜以求丹青路

  初中毕业后,买鸿钧参加焦作市工艺美术厂举办的美术培训班,每天他来得最早,上课前已在走廊地板上写完一碗水的大字。一次习作课上,厂长黄志生(画家,闽南人,陈之奋学生,后调至省书画院)在买鸿钧的习作前停留了很长时间。买鸿钧之后听人说,厂长说他的画比老师的还好。

  不久,买鸿钧的画被带到广交会,有人推算画的作者年纪在50岁上下,而得知作者实际年龄仅有十几岁时,诧愕不已。培训班结束后,厂长作出决定:买鸿钧留在厂里上班,从事古画临摹、复制、创作。169名学员中,他是唯一被留在美术厂工作的人。工作期间,买鸿钧参加了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其间,他的习作在学员中脱颖而出,多幅临摹、习作被老师写满了夸赞之语。

  3年后,他决意重新读书,报考美术院校。1989年,他考入中央民族大学,就读国画系。毕业后,他仍夜以继日地磨炼画笔。1997年,他再次考入中央美院助教研究生课程班,主攻中国山水画。

  读书期间,他的作品已开始在国家多类展览中陆续获奖,并在美术界开始崭露头角。

  1999年,买鸿钧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2006年,北京画院面向全国招考艺术人才,他被该院录取为专职画家。次年,他取得国家一级美术师资格,并当选北京市第九届青年联合会委员。

  植入现代社会的一颗古典种子

  “中国画是以中国哲学为基础的审美创作。无论怎样画,我始终没有脱离中国固有的笔墨精神,始终是在传统的根脉上抽枝发芽。”买鸿钧说。

  谈及艺术理念,买鸿钧说,“写意”是中国画的华严妙境,也是中国画的本质。写意精神,是通过笔墨传情达意、借物寓意,其艺术特征是注重神似,而非刻意描摹、制作。但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画的本质精髓被西方文化冲淡了,甚至被所谓的“美术革命”所摈弃,而创新成了艺术界的口头禅,传统几乎成了因循守旧的代名词。这种状况导致中国画的艺术传统出

  现断代,造成现在绝大多数画作中没有了中国画的魂。

  在买鸿钧看来,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一种绘画能够像中国画这样,具有流传有序、体系完备而又灵活多变的程式与规范。为此,他把“质沿古意,文变今情”和“用笔千古不易,结体因时相宜”作为治学准则,始终在坚守中国画艺术初衷的基础上生发气韵、承古开新。

  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吴长江谈到买鸿钧时说:“他努力深入研究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精髓,然后在写生的过程中不断消化,所以他的作品就慢慢丰厚了起来。”

  除了画画,买鸿钧仍坚持练习书法,每每端一碗水来练毛笔字,直到碗中水用尽方才罢笔。对此,买鸿钧认为,字画、字画,字在前、画在后。字写不好,画的路也走不远,书法是第一位的。他引用清代书画大家赵之谦的话说,画之道本于书,书不工而求工画,如小儿未离乳先哺以饭,虽不皆受病,而瘠与弱必不免矣。故书家能画则必工,画家不能书必有市气。

  刘大为在出席“烟云供养——买鸿钧山水画艺术展”讲话中说:“买鸿钧传统文化修养很全面,书法和诗词都有造诣,这在当前中青年画家中不多见、很难得,而这正是我们承扬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关键所在。”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文联副主席冯远说:“买鸿钧的艺术起步于书法,成业于山水,坚持了画家应有的铁鞋之功。”

  学养积淀的丰薄,决定了艺术功力的深浅。买鸿钧的艺术之路,诚如中国美协副主席、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所说:“买鸿钧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滋养,在求学中找到了对传统的敬畏之心,诗词、书法、篆刻各个方面的修养都是支撑着他突飞猛进的积淀。”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