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近日报道,高铁高价盒饭背后藏匿着许多猫腻,其中存在惊人暴利。在从事多年快餐餐饮人士的帮助下,记者发现,按照高铁出售的快餐份额比例,20元的包子套餐,成本在6元左右;45元的杏鲍菇炒牛肉饭,成本最高16元;而15元套餐的成本仅为5~7元。
(据《新京报》)
这几年高铁的发展还是有目共睹的,但高铁盒饭品种单一、味道欠佳却价格颇高的问题一直为人诟病,甚至多次在全国两会上遭到吐槽。盒饭虽小,但因此而影响高铁的服务形象,这个问题不容忽视。
在笔者看来,高铁盒饭如何定位定价还需多方思考,不能说提高了速度而忽略了服务,旅客掏钱买的是高铁票,盒饭属于附加服务,不能因为一盒小小的盒饭而伤了旅客的心。
首先,高铁盒饭定价的确应当遵循市场规律,参考诸如航空机场、汽车站等交通场所的价格定位。硬性规定盒饭价格区间,既不利于高铁盒饭走向多元化定价,也不利于消费者作出自由选择。
其次,高铁盒饭价格市场化,并不意味着低价食品没有了。譬如一些方便食品、速冻水饺等,这些都可以供旅客选择。为何高铁方面三番五次随意变动高铁盒饭和套餐种类,这其中是否牵扯到高价盒饭的提成和乘务人员的奖金问题?如果没有,为何放着便宜实惠的盒饭不卖却偏要卖旅客不能接受的高价套餐,这其中的缘由也许只有内部人士才知道。
一份高价盒饭带出的问题成为横亘在铁路与旅客间的鸿沟,实在不值。希望高铁方面能够改善各种服务细节,将盒饭价格透明化,这样才能令旅客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