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永强
日前,由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和团市委联合主办的第十二届焦作市杰出(优秀)青年评选活动圆满落下帷幕,市第三人民医院传染科医生程琰等人当选为“焦作市十大杰出青年”。作为唯一入选卫生系统的杰出代表,在闪耀光环的背后是程琰多年如一日的默默付出。近日,记者走进市第三人民医院传染科,感受程琰的忙碌和辛苦。
乐于奉献投身传染病防治事业
今年35岁的程琰从小立志做一名医生,可以每天从事救死扶伤的工作。抱着这样的想法,2008年,程琰来到市第三人民医院,成为一名传染科医生。工作期间,他勤于学习和钻研,凭借扎实的专业水平及认真负责的态度,多次使被误诊患者得到正确的医治,及时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他不惧危险,勇于承担,与同事一起悉心照料传染病患者,深得患者的信任和尊敬。
提到传染病,很多人唯恐避之不及,在他们看来,传染科医生每天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感染疾病的危险性很高,而且收入不高,工作又十分辛苦,但程琰并不这么认为。程琰常说:“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金钱的多少,而在于自身对社会的贡献有多大。”
“其实,我之所以有这样的价值观,与上学时所学的一篇课文有关,这篇课文就是大家所熟悉的《为人民服务》。”程琰说。自从成为一名传染科医生以后,程琰就为自己定下了一条规矩:不管是否自己值班,每天下班前必须再查一次房。之所以给自己定下这样的规矩,因为曾经有患者对他说过“看到医生就如同吃了颗定心丸”之类的话,使他深感医生的责任重大。
由于程琰医术精湛、服务热情,找他治疗的患者非常多。所以,程琰每天都很忙碌,除了上班时间为患者治疗外,他还经常加班。为了及时救治患者,他的手机24小时畅通,只要患者和家属打电话找他,不管多晚他都会马上赶到医院,甚至还为了抢救患者放弃了婚假。虽然每天都很辛苦,但程琰毫无怨言,依然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中,及时给予患者适合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一天晚上,程琰负责的一位肝硬化老年患者病情突然恶化,出现高热、腹部疼痛等症状,想让程琰为他治疗。值班医生知道程琰已经忙碌了一天,需要好好休息,就没有打电话通知他。但程琰有个习惯,就是在晚上入睡前向值班医生打电话询问患者的病情。当程琰得知这名老年患者的病情后,立即赶到医院。自从这件事情发生后,他与同事有了一个约定:危重症患者无论什么时间找他,值班医生一定要及时通知他。
勤于钻研练就“火眼金睛”
当前,一些商界领袖和影视明星成为不少年轻人崇拜的偶像,而程琰所崇拜的偶像却是美剧中的豪斯医生。在影视剧中,豪斯以破案的方式去探寻患者真正的病因,从而诊断出千奇百怪的病。
“诊断疾病与破案有许多相似之处。”程琰说,“我希望自己能成为医学界的福尔摩斯,通过查看患者症状的细枝末节,发现蛛丝马迹,从而对患者的疾病进行科学、准确的诊断。”
对于传染病医生来说,许多传染病病症复杂,仅发烧症状,病因就有上百种,诊断起来十分麻烦。但这对喜欢挑战的程琰非常具有吸引力,多年来,在与传染病打交道的实践中,程琰除了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检查和诊断外,还善于从细微处发现一些疾病的早期症状。
今年年初,程琰接诊了一名女性肝腹水患者。这名患者曾在其他医院治疗过一段时间,病情一直不见好转,经人介绍来到了市第三人民医院。程琰接诊后,通过对这名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了解,感觉不对劲儿。程琰说:“如果患者得的是肝腹水,按照之前采用的治疗方案应该会有一些效果,之所以没有任何效果,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未能正确诊断和对症下药。于是,我建议这位患者做彩超检查。由于患者的腹部有气体干扰,检查结果并未发现其他异常,我又建议患者做阴超检查。很快检查结果出来了,原来导致这位患者产生腹水的原因竟是妇科肿瘤。”
在程琰多年的从医生涯中,像这位女患者的例子有数十例,由于及时找到了真正的病因,使众多患者得到了有效的救治。
医德高尚情系艾滋病患者
近年来,随着艾滋病发病率的日趋增加,艾滋病防治形势越来越严峻。作为我市艾滋病患者住院治疗定点医疗机构,市第三人民医院担负着全市的疫情网络直报和艾滋病防治任务。针对我市艾滋病的现状,该院选拔了一批优秀的医护人员充实到“防艾”“抗艾”的队伍中,其中,程琰被该院作为业务骨干进行重点培养。作为一名与艾滋病患者打交道的医生,程琰毫不畏惧。
在日常工作中,程琰不仅对技术精益求精,还对艾滋病患者嘘寒问暖,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有一次,该院接诊了一名男性艾滋病患者。刚入院时,这名患者无法接受患艾滋病的事实,情绪极不稳定,一度想要自杀。程琰听说后,主动跟这名患者谈心、拉家常,耐心地向他讲解艾滋病知识,并对其提供生活上的帮助。通过多次沟通后,这名患者脸上渐渐露出了笑容,最终打消了自杀的念头。
艾滋病,如今已不再是个陌生的名词,但对不少人而言,闻艾色变依然是人们普遍的反应。对于艾滋病患者来说,即使是亲属,往往也歧视、疏远他们。当一个个被家人抛弃的艾滋病患者住院后,程琰总是主动承担艾滋病患者的生活和护理工作,无微不至地照顾他们,并与他们交朋友。在程琰照顾的众多艾滋病患者中,老刘就是其中一位。
在得知老刘患上艾滋病后,他的家人像避瘟神一般躲着他,将他送进医院后就再也不闻不问。后来,老刘的病情变得严重,长期卧床不起,吃喝拉撒全部落在程琰一个人身上,甚至程琰还经常自掏腰包为老刘购买尿不湿等生活用品。有一次,老刘几天没有大便,非常痛苦。程琰了解情况后,尝试一些方法没有效果,平时十分爱干净的他毫不犹豫地用手帮老刘抠出大便。在平时工作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对于程琰来说早已习以为常。
尽管程琰竭尽全力地对老刘进行医治和照顾,但奇迹依然没有出现,老刘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在老刘去世的那天晚上,他把程琰叫到病床前,感动地说:“我可能要走了,已经没办法给你鞠躬了,只能说声谢谢你。”
“对艾滋病患者不要歧视,要包容。”程琰说,“在艾滋病患者当中,有的已为人父母、有的还只是孩子……他们有些是因为一时冲动,有些是因为无知,有些是通过输血或母婴传播而感染的。总之,不管他们是怎样感染的,在得知自己患病后都是无助和绝望。对于这些患者,全社会都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怀。但遗憾的是,由于人们对艾滋病防治知识了解太少,对艾滋病心生恐惧,导致一些患者不能得到及时医治。为此,我决心做一名优秀的传染科医生,不仅帮助艾滋病患者减轻痛苦,还要呼吁全社会消除歧视,营造理解和尊重的良好社会氛围。”
程琰告诉记者,常常有人问他后悔做一名传染科医生吗?面对别人的疑问,程琰坚定地说:“我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感到骄傲和自豪,我要用所学的知识尽力挽救每一个生命,让大家在面对传染病时不再束手无策、心存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