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卫生医药学校高级讲师马林做客本报网络直播间
本报讯(记者韩笑)久坐、少动等生活方式导致脊柱疾病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年轻的上班族和低头族如今已成为脊柱病的重灾区。而由于学业负担过重,一些中小学生甚至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脊柱病。那么,得了脊柱疾病该怎么办?有什么方法可以预防和缓解呢?4月27日9时,市中青年名中医、焦作卫生医药学校高级讲师马林做客本报网络直播间,就如何保护脊柱健康的相关问题和广大网友进行沟通交流。
马林在节目中讲,脊柱包括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尾椎,四个生理弯曲,椎间盘,韧带等部位。脊柱发生病变主要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方面。内在因素指的是脊椎退化,而外在因素就包括坐姿不正确,受风、受凉、受寒、受湿因素的刺激以及生活习惯不良、外伤等。脊柱疾病的临床表现为头痛、晕眩、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失眠、腰酸背痛、内分泌失调、全身无力、妇科困扰、胸闷、心悸等。患者出现脊柱病变后要进行脊柱矫正,纠正不良姿势,保持良好的卧姿、坐姿、站姿、行姿,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矫正锻炼。
马林在节目中强调,预防脊柱疾病应从儿童抓起,儿童应尽可能远离一些现代科技产品,如电脑、电视、手机等,尽可能参加不超过脊椎生理曲度活动功能的运动,在平时生活习惯中养成坐正、站直、躺平的好习惯。预防脊柱疾病应避免受风、受凉、受寒、受湿,保持良好的坐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外伤,加强体育锻炼。在节目的最后,马林演示了几个颈椎操的动作,方便网友随时随地练习,预防和治疗颈椎疾病。
广大读者和网友想了解详情,可登录焦作网www.jzrb.com,进入网络直播点击收看或关注焦作网微信(JZWWWX)收看本期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