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声琅琅,书香悠悠。
4月23日,在第二十二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记者走进焦作市首家24小时不打烊书院——学府书院,参加由该书院组织的“读书分享会·倾听”活动。
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然而,在互联网时代,当“低头族”们进行“快餐式阅读”时,读书方式的改变还能帮助我们的灵魂从卑微跨向高贵吗?
在“读书分享会·倾听”活动上,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家协会主席韩达分享了自己的读书体会。他说:“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静心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如何让现代人更好地享受‘慢读书,慢生活’,值得探讨。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学府书院不仅为焦作人提供了一种读书方式,也为焦作人提供了一种生活方式,这是创新之举。”
那么,学府书院的举动究竟“新”在哪里?
4月23日,记者在位于火车站附近的学府书院看到了这样的一幕:在这个占地500平方米、藏书4万余册的书店内,记者第一眼看到的并不是密密匝匝的书籍,而是许多书友手捧书卷,静静地“窝”在软软的沙发里舒适阅读,他们不时地品一口咖啡,或押一口茶,或尝一口甜点。
一位正在阅读的书友告诉记者,除了来看书,她们还会不定期地来此参加由学府书院组织的“茶艺插花”、通过邮寄明信片推介焦作山水等文化活动。现在,来学府书院已经成了她们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简单的场景、简单的对话,开启了记者对一家民营书店的全新认识。这里不仅仅卖书,还卖一种令人向往的文化生活方式。在现代人普遍成了“低头族”,这个书店的小小举动又让书友抬起头,享受到全新的文化生活。
据学府书院总经理助理赵媛介绍,从2016年12月5日起,学府书院率先在我市开展24小时不打烊服务,并由此拓展了简餐服务、文化沙龙、名家鉴赏、作家签售会等文化活动内容。现在的学府书院是以书为载体,集阅览、购书、餐饮、休闲、商务洽谈、会议、私人定制为一体,并融合了古琴茶道、书院、剧场、非遗普及等生活美学的文化综合体。
以书为媒,“阅”享人生。学府书院一个小小的创新举动,不仅为书友开启全新的文化生活模式,而且为当下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提示:产业外延无止境,创意创新促发展。
十几年前,学府书院还是一个位于火车站旁的不起眼的书店,受互联网的冲击,它和许多书店一样面临生存困境。如今,学府书院在市场浪潮中找到了“定海神针”——转变观念,创新发展。
学府书院三次转变带来的是三次飞跃发展:他们变“读者上门买书”为“书店主动上门送书”,并与很多单位共建“书香社会”;他们变单一的发展模式,组建新学府教育培训中心,实现多元发展;他们变“书店”为“书院”,打破书店的概念规划,打造文化服务综合体。
如今,在汹涌的市场浪潮下,学府书店已成为焦作民营书店之翘楚,拥有5家直营店、4家加盟店,会员达8万人。
然而,文化创新无止境。学府书院在经历了由“书店”到“书院”战略转变后,正向“学府文化城”迈进。
学府书院总经理郭西玲说,2017年,学府书院将再扩大产业目标,在焦作东区扩建学府文化城,“城”中将包含图书、文化课教育、婴幼儿早教培训、艺术培训、体音美器材、健身房、娱乐餐饮等文化产品经营,通过一站式服务,带给焦作人全新的文化体验。
书声琅琅,书香悠悠。由学府书院组织的“读书分享会·倾听”活动仍在进行中。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来自市道清中学的教师张伯舜脱稿深情朗诵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名作《岳阳楼记》。
“我是因为爱这个世界才来的。所以,我将用全然的爱来接受这个世界,并用全然的爱让世界更加美丽。”来自环南一小四年级的学生刘梦圆正自信地站在台上朗读寂静法师的《让世界因我而美丽》一书节选。
在第二十二个世界读书日当天,记者看到学府书院让更多的人爱上了读书,并在读书中享受着生活。